粤从融结此山川,便作人间小洞天。
香火丛林千古盛,神仙窟宅自今传。
品分三洞中犹宇,脉贯两岩下出泉。
我自有缘聊乞取,万松阴里一牛眠。
粤从融结此山川,便作人间小洞天。
香火丛林千古盛,神仙窟宅自今传。
品分三洞中犹宇,脉贯两岩下出泉。
我自有缘聊乞取,万松阴里一牛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山川之美,开篇“粤从融结此山川,便作人间小洞天”两句,表达了诗人将自然景观与道教神仙思想相结合,将特定的地理环境想象成隐逸的理想之所。这里的“粤”字可能是指岭南地区,即古代对广东一带的称呼。“融结”形容山川之间的紧密联系,而“小洞天”则是道教中对隐逸之地的美称。
接下来的“香火丛林千古盛,神仙窟宅自今传”两句,通过对香火和丛林的描写,以及提及“神仙窟宅”,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地方的仙气氛围和历史悠久性。这里的香火可能是指寺庙中的香火,表示此地信仰之盛,而“神仙窟宅”则暗示着这里是道教修炼的地方。
第三句“我自有缘聊乞取,万松阴里一牛眠”,诗人表达了自己与这个地方的宿缘,并且以轻松的口吻表示要在此处获取灵气或仙气。最后,“万松阴里一牛眠”则是对景物的具体描写,通过“一牛眠”来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道教文化的深厚情感。
避嚣守岁,有檐竹临风,夜深敲户。
沈檀自爇,翠缕拂帘千度。
东壁欢呼博簺,好春在、红楼深处。
萧然斗室琴书,独被牢愁羁住。慵举。依梁倦羽。
芳讯报初番,酿寒花雨。九衢灯火,一任燕莺歌舞。
多少痴呆意绪,待持向、东君分诉。
薄酒不温,空负啭年莺语。
叹人生如梦,万事冰销,长江依旧。
赤壁黄州,问英雄何有。
惟看江花,临风开落,映带江头柳。
谁道董龙,薰天动地,是何鸡狗。
那得良辰,淋漓兴会,牛饮天池,莫论升斗。
天险成皋,步兵犹存否。
刘项销沈,河中司马,亦复头颅朽。
手把天仙,华嵩峰顶,问天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