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嚣守岁,有檐竹临风,夜深敲户。
沈檀自爇,翠缕拂帘千度。
东壁欢呼博簺,好春在、红楼深处。
萧然斗室琴书,独被牢愁羁住。慵举。依梁倦羽。
芳讯报初番,酿寒花雨。九衢灯火,一任燕莺歌舞。
多少痴呆意绪,待持向、东君分诉。
薄酒不温,空负啭年莺语。
避嚣守岁,有檐竹临风,夜深敲户。
沈檀自爇,翠缕拂帘千度。
东壁欢呼博簺,好春在、红楼深处。
萧然斗室琴书,独被牢愁羁住。慵举。依梁倦羽。
芳讯报初番,酿寒花雨。九衢灯火,一任燕莺歌舞。
多少痴呆意绪,待持向、东君分诉。
薄酒不温,空负啭年莺语。
这首《双双燕·除夕,和梦窗韵》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描绘了除夕之夜的静谧与热闹并存的景象。
开篇“避嚣守岁”,点明了主题——在喧嚣中寻找宁静,与家人一同迎接新年的到来。“有檐竹临风,夜深敲户”描绘了竹子在风中轻轻摇曳,深夜时分竹叶轻敲窗户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沈檀自爇,翠缕拂帘千度”则通过描述香炉中沉香燃烧的烟缕轻拂过窗帘,千回百转,渲染了一种温馨而略带神秘的气氛。接下来“东壁欢呼博簺,好春在、红楼深处”两句,将视角转向热闹的一幕,东壁之上人们欢声笑语,博簺游戏正酣,而好春光则藏于红楼深处,暗示着即便是在喧闹之中,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萧然斗室琴书,独被牢愁羁住”则笔锋一转,描绘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琴书相伴,独自面对着难以排遣的愁绪,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慵举。依梁倦羽。芳讯报初番,酿寒花雨”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慵懒地举手,仿佛连翅膀都已疲惫,等待着春天的第一份消息,却只能在寒冷中孕育着花雨,象征着希望与等待。
最后,“九衢灯火,一任燕莺歌舞。多少痴呆意绪,待持向、东君分诉。薄酒不温,空负啭年莺语”以九衢灯火的繁华反衬内心的孤独,即便是东君(春神)也难以诉说心中的痴情与无奈,只能借酒浇愁,却未能温暖,反而更加空虚,表达了诗人对新春的期待与内心的矛盾。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除夕之夜的多重情感体验,既有对家庭团聚的温馨向往,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新年新希望的期待与迷茫,是一首富有层次感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