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程孟阳先生次金尔宗韵·其二》
《哭程孟阳先生次金尔宗韵·其二》全文
明 / 黄淳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西州陈迹黯悠悠,泪滴遗文不自收。

讥评小诗如法律,提携晚进胜同游。

松圆阁在苔应满,花信楼空月自流。

独有禅心将得去,幻形真作渡神舟。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淳耀为悼念友人程孟阳先生所作,情感深沉,哀而不伤。首句“西州陈迹黯悠悠”描绘了逝者留下的遗迹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淡漠,暗淡无光,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接着,“泪滴遗文不自收”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泪水无法自控地滴落在逝者留下的文字上,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逝者的不舍与哀痛。

“讥评小诗如法律,提携晚进胜同游”两句,通过对比,赞扬了程孟阳先生在文学上的严谨态度和在教育上的慷慨付出。将他的批评比作法律,既体现了他对文学作品的严格要求,也暗示了他的公正与权威;而“提携晚进胜同游”则表达了他乐于帮助后辈成长,如同与他们一同前行,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

“松圆阁在苔应满,花信楼空月自流”描绘了程孟阳先生生前工作和居住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寂静,只有自然界的景象在默默诉说着往日的繁华。这里的“苔满”、“月流”,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时间流逝的象征,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世事的变迁。

最后,“独有禅心将得去,幻形真作渡神舟”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禅心,指的是超越世俗、达到心灵平静的状态;幻形,则是指逝者肉体的消逝。诗人认为,虽然肉体已逝,但逝者的精神世界却能永恒存在,如同渡神舟一般,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继续影响和启迪后来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追忆和对其精神世界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超越生死、追求精神永恒的主题。

作者介绍
黄淳耀

黄淳耀
朝代:明

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陶庵集》。
猜你喜欢

辱张侯以长句送归清晖轩小隐勉尔奉酬颇深劝驾

张侯久发空门心,肘后掷去累累金。

自是人间不得意,却来方外寻知音。

常住楞伽山一坞,不远城郭犹尘土。

望见尧峰霄汉间,紫芝黄鹤谁为伍。

同蜡登山屐两双,重开绝壁云中窗。

宰官不现当年相,居士从知旧姓庞。

负米捐金良不惜,剪拂孤松挂孤锡。

巑岏凿构无数椽,丹青薜荔空山寂。

孔雀函前照慧灯,宝云泉水清如冰。

出世住世俱称佛,无发有发同为僧。

支郎室里天花积,虚席淹留谢安石。

远公开社白莲上,醍醐独设陶元亮。

张侯知识非常人,建得功名谁是真。

不如精进山中业,或能一悟超千春。

(0)

定风波·其一潜山驿寄答佟艾生方伯

飏鞭丝、几阵西风,人烟小市吹暝。

古驿延秋,虚堂款客,暂得羁魂定。翠云深,玉沙净。

恰好灊庐秀眉映。幽兴。负松乔旧约,携琴萝径。

素襟漫整。任缁尘、黯澹残痕凝。

向银笺,拂处寒香袖裛,岁晚心期订。

倚清吟,背窗影。缥晕灯摇半花冷。还省。

一声新雁、江南谁听。

(0)

托潘子会致询沈君典

倾盖交情别后真,凭将桐水寄殷勤。

怀中一片沧溟月,欲报宣城郡里人。

(0)

题隐士壁

栖息衡门有道风,落花流径水溶溶。

空山自爱听啼鸟,人世何劳问卧龙。

(0)

和客晏居四咏·其一芳树

夭桃秾李碧城隈,黄鸟声中淑景催。

春日载阳花正好,偏宜锦瑟与金罍。

(0)

闺中词二十首有序·其十一晓汲

汲罢清泉露湿鞋,碧梧飘叶半空阶。

羞他井底孤凰影,堕却嫁时双凤钗。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