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田家又夏初,试从野老访耕锄。
稻畦高下水皆足,天意雨晴时自如。
学稼我犹惭孔子,问津君且向长沮。
宦游何似团栾好,更念怀归畏简书。
不到田家又夏初,试从野老访耕锄。
稻畦高下水皆足,天意雨晴时自如。
学稼我犹惭孔子,问津君且向长沮。
宦游何似团栾好,更念怀归畏简书。
这首宋朝诗人廖行之的《田舍杂兴怀长兄四首(其二)》描绘了初夏时节作者离开城市,到农家田间探访的情景。首联“不到田家又夏初,试从野老访耕锄”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决定亲自去访问农夫,体验农事劳作。
颔联“稻畦高下水皆足,天意雨晴时自如”描绘了稻田中充足的水源和顺应自然的雨水,显示出农耕生活的和谐与顺应天时。诗人借此赞美大自然的恩赐和农民的智慧。
颈联“学稼我犹惭孔子,问津君且向长沮”通过自谦和对长兄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于农业知识的渴望以及对长兄的敬仰,暗示自己在学问上尚有不足,希望能从长兄那里得到教诲。
尾联“宦游何似团栾好,更念怀归畏简书”诗人反思自己的仕途生涯,认为不如家庭团聚美好,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对繁重公文的厌倦,流露出浓厚的亲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的怀念,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选择的深沉思考。
义熙老人羲上人,一生嗜酒见天真。
山中今日新酒熟,漉酒不知头上巾。
酒醒乱发吹骚屑,架上乌纱洗糟糵。
客来忽怪头不冠,巾冠岂为我辈设。
故人设具在道南,老人一笑猩猩贪。
东林法师非酒社,攒眉入社吾何堪。
家贫不食檀公肉,肯食刘家天子禄。
颓然径醉卧坦腹,笑尔阿弘来奉足。
城南路。还见绣陌横芜,绀墙欹树。
名花偏傍空王,石坛净扫,来寻胜处。小延伫。
无恙笑春人面,暖风当户。
酣香染彻仙衣,亸烟簇簇,翩翩欲语。
多少繁华姚魏,酒阑云散,销歌沈舞。
难得过门相呼,游侣逢故。钿车锦障,都入伤心句。
僧寮外、茶烟歇影,苔茵迟步。寸寸斜阳去。
何人向说,凭阑意绪。春事留残缕。
休更问、明朝无端风雨。对花慰藉,燕雏相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