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降羌逐马蹄,芙蓉阙下贡文犀。
萧关候吏如相问,家在条支更向西。
多少降羌逐马蹄,芙蓉阙下贡文犀。
萧关候吏如相问,家在条支更向西。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事中,众多投降的羌族部落跟随军队的步伐,他们带着珍贵的文犀作为贡品,来到繁华的都城长安(芙蓉阙下),向朝廷表示忠诚和归顺。诗人想象如果萧关的守卫官员询问他们的来历,他们会回答来自遥远的条支国,更往西的地方。通过这样的细节,展现了边疆的征服与民族交融,以及对国家统一的庆祝。纪昀以简洁的语言,寓含深意,展示了清代边塞诗的雄浑与壮志。
金谷楼空,玉津园废,恨满铜驼。
记据梧南郭,赋成乌有,种花西圃,乡号无何。
自为羲皇,不知魏晋,此事凭教春梦婆。
苏门路,叹回车腹痛,吾又经过。翟家雀散空罗。
生子谁如仲也多。
向堂中听雨,徒怜载酒,湖边对月,还忆闻歌。
旧业都非,故书犹在,若有人兮带女萝。
仍长叹,慨当年结想,未遂岩阿。
问夜如何矣。早鸡鸣、长安门外,车如流水。
争羡朝班仙仗好,老我闷怀有几。
端不为、洛阳流涕。
闻道地官初放赦,想魂兮、游戏应来此。
又遇着,廉纤雨。归来惟有高眠耳。
君莫问、吹笙击磬,南邻北里。
欲向兰盆礼古佛,借我消忧幢子。
更解脱、无常生死。
同病最怜阳羡客,和哀弦、弹泪乌丝里。
歌一曲,秋风起。
家在芙蓉江畔住。两桨沙棠桃叶渡。
天风吹我北溟来,芒羊一望无穷处。漫将秋水注。
此时好读玄虚赋。倚危楼,不闻呼啸,满耳惊雷雨。
却怪冯夷缘底怒。白马乘潮鸣急鼓。
鲛人又喜起楼台,璇宫出市珊瑚树。风鬟雾髻女。
戏弹宝瑟来迎汝。趁渔舟,一声欸乃,送我蓬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