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夜如何矣。早鸡鸣、长安门外,车如流水。
争羡朝班仙仗好,老我闷怀有几。
端不为、洛阳流涕。
闻道地官初放赦,想魂兮、游戏应来此。
又遇着,廉纤雨。归来惟有高眠耳。
君莫问、吹笙击磬,南邻北里。
欲向兰盆礼古佛,借我消忧幢子。
更解脱、无常生死。
同病最怜阳羡客,和哀弦、弹泪乌丝里。
歌一曲,秋风起。
问夜如何矣。早鸡鸣、长安门外,车如流水。
争羡朝班仙仗好,老我闷怀有几。
端不为、洛阳流涕。
闻道地官初放赦,想魂兮、游戏应来此。
又遇着,廉纤雨。归来惟有高眠耳。
君莫问、吹笙击磬,南邻北里。
欲向兰盆礼古佛,借我消忧幢子。
更解脱、无常生死。
同病最怜阳羡客,和哀弦、弹泪乌丝里。
歌一曲,秋风起。
这首词以问句开篇,描绘了黎明时分长安门外车水马龙的景象,展现出都市的繁华与热闹。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对朝堂的热闹并不艳羡,反而因之而心生寂寥,暗寓壮志未酬的感慨。接着,提到地官初放赦令,暗示着人间的宽宥与希望,但诗人并未因此忘却心中的愁绪,反而想象亡者的灵魂在雨中游戏,流露出对生死无常的深深思考。
下片转向个人生活,诗人表示不再追求世俗的欢乐,只想归隐高眠,超脱尘世纷扰。他拒绝了笙磬之乐,转而寻求佛法的慰藉,希望能借此消除忧愁,看淡生死。诗人同情同样身处困境的阳羡客,他们一同在琴瑟声中弹奏哀歌,泪水融入秋风,表达了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深切共鸣。
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生死的哲思,展现了词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尤侗以明末清初的视角,通过中元节这一传统节日,抒发了对人生际遇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