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褊志迷归去,叔夜支辞谬养生。
道有穷通千世运,命无夭寿四时行。
我能为蝶斯同化,子亦知鱼乃至情。
谓马谓牛无不可,楚肝越胆太分明。
渊明褊志迷归去,叔夜支辞谬养生。
道有穷通千世运,命无夭寿四时行。
我能为蝶斯同化,子亦知鱼乃至情。
谓马谓牛无不可,楚肝越胆太分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感兴》,主要通过对陶渊明和嵇康两位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首句提到陶渊明因性情偏执而选择归隐,而嵇康则以不当的理由来解释养生之道,暗示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各有偏差。
接下来两句,诗人指出世间道理有穷有通,命运则不以人的寿命为限,四季更替自有其规律。这体现了诗人对命运和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认为人应顺应而非抗拒。
诗人进一步表达,自己愿意如蝴蝶般随性变化,也理解鱼儿对水的深深依恋,这是对自由和本性的追求。在对待事物的态度上,诗人认为像马或牛一样,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能自在,但同时强调楚国和越国的情感过于鲜明,暗示人应有适度的情感表达,不宜过于激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寓言式的表达方式,探讨了人生选择、命运无常以及情感把控的主题,展现出诗人深厚的历史人文素养和独特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