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松满昆丘,眼中生苍鳞。
松根化为石,松叶不受尘。
中有结庐者,长年事隐沦。
入云荷长镵,斸苓青涧滨。
木食有奇志,乃与天为邻。
放歌白云里,去去空山春。
种松满昆丘,眼中生苍鳞。
松根化为石,松叶不受尘。
中有结庐者,长年事隐沦。
入云荷长镵,斸苓青涧滨。
木食有奇志,乃与天为邻。
放歌白云里,去去空山春。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种松》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隐逸生活画面。诗中通过种松这一行为,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种松满昆丘,眼中生苍鳞",昆丘象征着仙境,苍鳞形容松树繁茂如龙鳞,寓意生机盎然。接下来的"松根化为石,松叶不受尘",象征着松树坚韧不屈,超凡脱俗,不受世俗污染。
"中有结庐者,长年事隐沦",点出居住在松林中的隐士,常年沉浸于自然与宁静之中。"入云荷长镵,斸苓青涧滨",描述隐士手持锄头,在青翠的山涧边挖掘茯苓,生活简朴而自给自足。"木食有奇志,乃与天为邻",表达了隐士与众不同的志向,以自然为友,与天地共存。
最后两句"放歌白云里,去去空山春",则展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放声歌唱在白云之间,远离尘世,享受空山春色。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