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聚湖水浑,舟散湖水清。
潜鳞畏夜泠,浴羽骄冬晴。
潮回沙篆合,风过波文生。
片帆挂暝色,乘月中流行。
弱橹泛浪怯,长篙触石惊。
艰难渡前浦,寂寞泊孤城。
冒险谅知悔,所志功与名。
何如泽畔渔,扁舟寄身轻。
揄竿踞溪石,长歌对沧溟。
舟聚湖水浑,舟散湖水清。
潜鳞畏夜泠,浴羽骄冬晴。
潮回沙篆合,风过波文生。
片帆挂暝色,乘月中流行。
弱橹泛浪怯,长篙触石惊。
艰难渡前浦,寂寞泊孤城。
冒险谅知悔,所志功与名。
何如泽畔渔,扁舟寄身轻。
揄竿踞溪石,长歌对沧溟。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湖上》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动态的湖景图。首联以“舟聚”和“舟散”对比,展现出湖水的变幻,暗示了人生的聚散无常。接下来,诗人通过“潜鳞”、“浴羽”等意象,寓言鱼儿在夜晚的畏惧和白天的欢腾,象征着生命的敏感与适应。
“潮回沙篆合,风过波文生”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描绘湖面的潮汐变化和微风带来的波纹,展现了湖水的动态美。接着,“片帆”、“弱橹”、“长篙”等细节,描绘了舟行的艰辛,以及诗人内心的犹豫和警惕。
“艰难渡前浦,寂寞泊孤城”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孤独与迷茫,以及对冒险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悔。然而,他反思后意识到,追求功名的风险可能大于渔夫的简单生活,“泽畔渔”和“扁舟寄身轻”成为他心中的理想境界。
最后,诗人选择在溪边垂钓,长歌自娱,以自然为伴,流露出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境。整首诗以湖上景色为载体,寓言人生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审美情趣。
神武立四极,收兵销众豪。
输粮来万国,积庾下千艘。
貔虎肥于豢,麒麟老向槽。
中州无殍饿,南土竭脂膏。
黄鼠群何畏,青鸠啄且嚎。
古梁生菌耳,朽堵出蛴螬。
树腹悬蛇蜕,丝窠挂鸟毛。
尘埃虽自汨,朱墨亦能操。
直宿愁风雨,经年弊褐袍。
仲尼犹作吏,我辈勿为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