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霜何凛冽,孤凤寒无衣。
摛藻如云霞,五经徒纷披。
微言在糟粕,千秋知者希。
子志在春秋,我学惟蓍龟。
阴阳道所贵,生杀其乘时。
丹青亦寓言,游艺聊自嬉。
浩荡象天形,山川相蔽亏。
为余貌山鬼,窈窕含忧思。
灵修在毫素,终古见光仪。
秋霜何凛冽,孤凤寒无衣。
摛藻如云霞,五经徒纷披。
微言在糟粕,千秋知者希。
子志在春秋,我学惟蓍龟。
阴阳道所贵,生杀其乘时。
丹青亦寓言,游艺聊自嬉。
浩荡象天形,山川相蔽亏。
为余貌山鬼,窈窕含忧思。
灵修在毫素,终古见光仪。
这首诗《赠友(其三)》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以秋霜的凛冽起兴,象征着孤独与寒冷,进而引出孤凤的形象,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孤高与独立。诗人在描述孤凤的同时,也借用了“五经”和“糟粕”的对比,表达了对深奥哲理的追求与对世俗浅薄的批判。
接下来,诗人提到自己的志向在于《春秋》,而对方则可能更倾向于《易经》中的蓍龟之术,这反映了两人在学术兴趣上的差异。通过“阴阳道所贵,生杀其乘时”,诗人强调了自然法则的重要性,并暗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丹青亦寓言,游艺聊自嬉”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理解,认为艺术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层的意义,而不仅仅是娱乐的工具。最后,“浩荡象天形,山川相蔽亏”描绘了一幅广阔天地的景象,象征着宇宙的无限与自然界的壮丽。
“为余貌山鬼,窈窕含忧思”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将自己比作山鬼,既有山鬼的神秘与幽静,又蕴含着深深的忧思。最后,“灵修在毫素,终古见光仪”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认为真正的智慧与美德如同光一样永恒存在,无论时间如何流逝,都能被后人看见并传承。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洞察,也有对个人志趣与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