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新中日,苏门岁一游。
石连沙凿凿,水绕竹悠悠。
丘壑从兹得,江山及此不。
吾衰思卜筑,城阙恨淹留。
昔在新中日,苏门岁一游。
石连沙凿凿,水绕竹悠悠。
丘壑从兹得,江山及此不。
吾衰思卜筑,城阙恨淹留。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游子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开篇“昔在新中日,苏门岁一游”两句,既点明了时间是在往年,每逢佳节便会对苏门山产生游历之想,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山水的深厚情感。
接下来的“石连沙凿凿,水绕竹悠悠”四字生动地描绘出自然景观:坚硬的岩石与细软的沙子交相辉映,清澈的流水在竹丛间缓缓流过,这些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这里不仅展现了苏门山的美丽风光,也反映出诗人的情感状态——平静而深远。
“丘壑从兹得,江山及此不”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一种超然态度。诗人通过对比,指出自我所处之地与其他的地方相较,有着不一样的风光,这里的“得”字含有满足和欣赏之意,而后面的“及此不”则透露出一种放眼世界后的淡定。
最后,“吾衰思卜筑,城阙恨淹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追思与对未来时光的规划。这里的“我”字用得很重,展现了诗人的自我意识和时间感。“吾衰”指的是年华渐老,而“思卜筑”则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这两句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一种对于生命流逝的无奈,以及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情愫。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和情感世界。诗中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恋,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期待,是一首充满哲理且情感丰富的佳作。
嗟我良友,惟彦之选。弱冠参戎,既立南面。
或踊而升,蔚焕其变。岂徒虚声,考绩畿甸。
约政理繁,事省功辩。如何勿思,自我不见。
乃命仆夫,北临其县。义阙三益,诫替离群。
侧想谠言,愿同兰芬。谓芒盖高,载越其坟。
涉境登朝,信惟惠君。烈烈威禁,肃如风云。
谁言善蔽,在幽必闻。鹤鸣既和,好爵亦分。
昔有豹产,实能魏郑。在汉黄邵,克堪敷政。
著名上代,千载遗咏。仰瞻先踪,可不斯竞。
方六七十,观化贤圣。分河跨土,于兹为盛。
茂勉不堕,古人所病。汤汤洪川,朝宗于海。
芒芒甫田,稼穑攸在。瞻彼南亩,勤血?殆。
鉴此长流,朝夕莫改。念兹在兹,非孰肯□。
慎终如始,今问遂倍。
《赠欧阳建诗》【魏晋·曹摅】嗟我良友,惟彦之选。弱冠参戎,既立南面。或踊而升,蔚焕其变。岂徒虚声,考绩畿甸。约政理繁,事省功辩。如何勿思,自我不见。乃命仆夫,北临其县。义阙三益,诫替离群。侧想谠言,愿同兰芬。谓芒盖高,载越其坟。涉境登朝,信惟惠君。烈烈威禁,肃如风云。谁言善蔽,在幽必闻。鹤鸣既和,好爵亦分。昔有豹产,实能魏郑。在汉黄邵,克堪敷政。著名上代,千载遗咏。仰瞻先踪,可不斯竞。方六七十,观化贤圣。分河跨土,于兹为盛。茂勉不堕,古人所病。汤汤洪川,朝宗于海。芒芒甫田,稼穑攸在。瞻彼南亩,勤血?殆。鉴此长流,朝夕莫改。念兹在兹,非孰肯□。慎终如始,今问遂倍。
https://shici.929r.com/shici/Hd8IJzKFx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