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牵江夜未休,那知梦里过扬州。
春风二月蕃厘观,不为琼花一少留。
百丈牵江夜未休,那知梦里过扬州。
春风二月蕃厘观,不为琼花一少留。
这首诗《重过扬州》是明代诗人胡俨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再次经过扬州时的独特感受和内心波澜。
首句“百丈牵江夜未休”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夜晚江面的壮阔景象,仿佛百丈长的缆绳紧紧牵系着江水,夜色中依然没有停歇,营造出一种磅礴的气势。这不仅展现了扬州作为水乡的自然风貌,也暗含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不舍。
次句“那知梦里过扬州”则转而表达了一种恍如梦境的感觉,似乎在梦中已经穿越了扬州,流露出一种时空交错的奇妙体验。这种梦境般的叙述,既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暗示了诗人对扬州的深厚情感。
第三句“春风二月蕃厘观”描绘了春日里扬州的繁华景象,春风拂面,万物复苏,诗人置身于蕃厘观(可能指扬州的某个著名景点),感受到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活力。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扬州的美丽风光,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不为琼花一少留”则表达了诗人虽然被扬州的美景深深吸引,但并未停留太久,似乎有其他重要的事情等待着他。这里的“琼花”可能象征着扬州的美丽与魅力,而“少留”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决断,既是对扬州美景的不舍,也是对前行道路的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扬州这座城市的独特情感,以及在时光流转中的个人抉择与思考。
贪得不知义,流风紊四维。
圭珇实盲昏,黥髡亦觊窥。
谅非蹠蹻才,竞揭椎埋旗。
巨猾肆滔天,小丑争攘欺。
立国计安出,顾无以家为。
三州破竹势,吏卒伤挠隳。
越人竟何能,非复尉佗时。
壶箪迎王旅,克捷剑之湄。
闽府幸宴然,一毫未尝亏。
噫吾有以待,致尔由他歧。
残檗失追袭,诸将咸思归。
勉哉方伯职,力拯邻邦危。
漳滨拿未解,蜂蝎生武夷。
姑息倒囷藏,谆复行文移。
近事苟目前,远忧那敢知。
天运未太平,佛力亦其微。
武夫勿告劳,儒冠须出奇。
知人与安民,此责诚塞之。
丈夫蕴挟胸怀奇,浩然幅郁干虹蜺。
俚儒婉娈习和雅,窃笑胡为瓶井湄。
奈何平世事蹇蹇,奇士矫荦矜云为。
伏波不屑儿女昵,马革自诡排羌夷。
叔子逢时经庙略,入则造膝出诡辞。
燕公异礼集贤殿,笔削金泥玉检仪。
贾生前席觐宣室,立谈痛哭才几时。
敬通杜门老著述,言溢千纸罔设施。
肮脏黄冠遁丘壑,一旦端委偕龙夔。
愚生尚友千载后,读书探道无津涯。
猖狂置章留黼座,腐尘潦倒曾何裨。
世承朝恩万钧重,省思此去酬毫釐。
我生本西南,为学慕齐鲁。
从事东诸侯,结绶济南府。
谁言到官舍,旱气裂后土。
饥馑费囷仓,剽夺惊桴鼓。
缅焉礼义邦,忧作流亡聚。
君来正此时,王事最勤苦。
驱驰黄尘中,劝说野田父。
穰穰百万家,一一连什伍。
政令当及期,田闾贵安堵。
归乘忽言西,劬劳共谁语。
陌上花,开满陌,金屋美人归未得。
流苏绣帐掩香尘,目断君王片云隔。
九重宴罢移宫烛,歌管声残更漏促。
自临宝榻拂鸾笺,细字斜行写心曲。
陌上花,开满枝,掌中美人知不知。
翠眉蝉鬓今何似,趁取花时缓缓归。
书中未尽叮咛意,更遣青鸾口传语。
陌上花,年年好。掌中人,年年老。
春光烂漫不归来,转眼残红满芳草。
一封书,千万嘱。油壁车,黄金犊。花边待,花底宿。
缓缓归,莫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