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癯老人九景诗和毕松坡大宰韵·其六雪阁奇观》
《山癯老人九景诗和毕松坡大宰韵·其六雪阁奇观》全文
明 / 王弘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阴风吹雪满杉山,清赏凭高出玉寰。

寒倚半空飞阁外,光摇百尺画阑间。

剡溪欲访饶清兴,梁苑分题判醉颜。

独羡山公多郢曲,调高能使和人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中阁楼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雪景的静谧与壮观。首句“阴风吹雪满杉山”,以阴冷的风和飘落的雪花营造出一种寒冷而肃穆的氛围,杉山作为背景,增添了自然景观的层次感。接着,“清赏凭高出玉寰”一句,点明了诗人站在高处欣赏雪景的独特视角,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凸显了雪景的纯净与高雅。

“寒倚半空飞阁外,光摇百尺画阑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雪中阁楼的景象。阁楼在半空中独立,与皑皑白雪相映成趣;阁楼上的栏杆在阳光下闪烁,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这两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雪景的静态美,又突出了阁楼的动态效果,使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后四句“剡溪欲访饶清兴,梁苑分题判醉颜。独羡山公多郢曲,调高能使和人艰”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高雅生活的追求。诗人想象着像古代文人一样,前往剡溪寻访清幽之地,或是参与梁苑的诗歌雅集,享受饮酒赋诗的乐趣。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能创作出高妙曲调的山公(可能指历史上的名士)的羡慕之情,认为只有这样的高超技艺才能让他人难以模仿或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雪中阁楼的美景,还蕴含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艺术成就的赞美,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王弘诲
朝代:明

(1542—?)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猜你喜欢

相见坡

清风生山巅,微雨在山脚。

后山路始穷,前山壁又削。

飞龙中忽断,奔马势旋却。

两山郁嵬峨,一水相互络。

泄云天光漏,仄壁石气错。

俯逐饮涧猿,仰睇投林雀。

高低总臲卼,下上殊苦乐。

彼途俄复经,此路邈如昨。

相见难相从,青冥倚寥廓。

(0)

赠焦山人

泠泠秋阁大江临,中有幽人襺玉琴。

一自《霓裳》檀板歇,几回铁瓮戟枝沈。

孤钟断续迷寒雨,冷焰高低起暮阴。

此日孝然如可作,白头肯负紫芝心。

(0)

二鹦鹉

绿襟缃翼赤栏东,双立双栖入画中。

纵炫羽毛休见妒,为能言语却争工。

堂前报客声相应,陇首思乡梦不同。

枉自含愁频对舞,何须玉粒恋雕笼。

(0)

得爰琴兄都门信

床头宝剑泣鱼肠,赋就《三都》价未偿。

绝不待人惟岁月,最难为客是风霜。

春山自洒啼鹃泪,慈母曾缝游子裳。

今夜挑灯应独寐,好将归梦绕高堂。

(0)

建初弟来都省视喜极有感三首·其三

更传儿女意,尽解忆长安。

索饭啼堪念,牵衣别自难。

两人今旅次,八口在江干。

此际愁何似,秋风暮更寒。

(0)

赠别少典

鸣榔伐鼓不曾停,月落津楼见晓星。

芳草自分南北路,垂杨相送短长亭。

歌残银烛愁难别,劝尽金壶醉未醒。

岂为燕台师郭隗,一时客去感飘零。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