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传儿女意,尽解忆长安。
索饭啼堪念,牵衣别自难。
两人今旅次,八口在江干。
此际愁何似,秋风暮更寒。
更传儿女意,尽解忆长安。
索饭啼堪念,牵衣别自难。
两人今旅次,八口在江干。
此际愁何似,秋风暮更寒。
这首诗描绘了兄弟重逢的喜悦与离别后的思念交织的情感。诗人彭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远方家人的深切挂念。
首句“更传儿女意,尽解忆长安”点明了兄弟重逢时,彼此心中涌动的不仅仅是喜悦,还有对故乡长安的深深怀念。儿女之情,不仅限于亲情,也包含了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情感在兄弟之间得到了共鸣和传递。
接着,“索饭啼堪念,牵衣别自难”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兄弟分别时的情景。弟弟因思念家乡而哭泣,哥哥则紧紧牵着弟弟的衣服,不愿放手,表达出离别时的不舍与痛苦。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将兄弟间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两人今旅次,八口在江干”则进一步说明了兄弟二人当前的处境。一人在外奔波,另一人可能也在旅途之中,而家中还有八个亲人等待着他们的归来。这句话既体现了兄弟间的相互牵挂,也反映了家庭成员间的紧密联系。
最后,“此际愁何似,秋风暮更寒”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情境的感慨。在秋风萧瑟、夜幕降临之时,兄弟间的愁绪似乎更加深重。这里的“愁”不仅仅是对离别的哀伤,更是对家人安危、未来生活的忧虑。
整首诗以兄弟重逢的喜悦为起点,最终归结于对离别之苦和家庭责任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层次分明,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亲情、乡愁的独特感悟。
行路难,太行九折何盘盘。
枯藤老树挂绝壁,揽衣欲上愁攀援。
行路难,瞿塘三峡激流湍。
舟行咫尺苦难进,宛如生度蛟龙关。
山之高,水之险,不似人心千万变。
人心危峻不可窥,眼前突兀峰九疑。
人心险诈不可测,平地波澜起千尺。
当年握手出肺肝,讵料相逢不相识。
春风昨日五侯门,秋雨今朝廷尉宅。
君不见春申舍人有李园,棘门之祸诚何冤。
又不见田文车马三千客,五百姓名书怨牒。
行路难,危于山,险于水。
不独悠悠世上儿,骨肉相看亦如此,行路之难难莫比。
浅薄深惭禄久叨,忽承嘉命敢辞劳。
玺书付托兼强镇,天语丁宁特宠褒。
宴赏频烦真异数,风云庆会幸相遭。
感恩欲问何由报,誓使豺狼远遁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