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天诛正始馀,百年曹马两丘墟。
景王似见铜驼祸,究极根源杀太初。
一日天诛正始馀,百年曹马两丘墟。
景王似见铜驼祸,究极根源杀太初。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至元初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其一,以历史事件为题材,表达了对时局变迁和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首句"一日天诛正始馀",暗示了曹魏政权的迅速崩溃,"正始"代指三国时期曹魏的正始年间,这里暗指曹魏的衰落。"百年曹马两丘墟"进一步强调了曹魏家族的衰败,"曹马"泛指曹魏家族,"两丘墟"形容昔日繁华之地变为废墟。
"景王似见铜驼祸"引用了典故,"景王"可能指的是西晋景帝司马师,"铜驼祸"源自《晋书》,原指洛阳宫中的铜驼被盗,象征着西晋的衰败。诗人通过此句暗示夏侯玄(夏侯玄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与曹魏有渊源)预见到了类似的历史悲剧。
最后一句"究极根源杀太初","太初"通常指事物的本源或开始,这里可能暗指曹魏的根基不稳,导致其最终灭亡。诗人认为,曹魏的覆灭源于内部的根基问题,即统治者的决策失误。
整首诗以历史为镜,通过对曹魏兴衰的描绘,寓言式地揭示了权力更迭中忽视根本、内部矛盾激化的教训,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园南旧植千竿绿,高者如墙大如屋。
风狂雨急墙屋翻,干折丛低共倾覆。
忽惊舞罢鸿门会,怒斗纷纷碎苍玉。
复似骊山坠石馀,数百书生葬坑谷。
初疑凤羽堕当空,更讶箨龙身在陆。
翠落琼飞不复完,顿使泥沙污人目。
忆昔新移近水隈,瘦骨棱层不盈束。
晨浇恐被风日燥,晚护幸免霜雪酷。
十年长养成亦艰,一旦摧颓势何速。
我时夜半惊水至,崛起仓皇问僮仆。
彼騃不识人意劳,只顾囊衣与甑粟。
观里桃花何足论,堂前楠树犹堪录。
无家更欲买山林,有径谁当伴松菊。
前轩好竹只数个,颇觉幽怀看未足。
春来拟欲探萌芽,苍苔慎勿迷芳躅。
频年讨北虏,往岁征南蛮。
七年六出师,师出无空还。
将军尽封侯,铁券誓河山。
白衣领荫袭,立在执戟班。
先朝麒麟画,位次迥莫攀。
功疑古惟重,此义故不删。
君恩实浩荡,感泣徒潸潸。
诸公固当尔,而我独何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