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竹》
《悼竹》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古风

园南旧植千竿绿,高者如墙大如屋。

风狂雨急墙屋翻,干折丛低共倾覆。

忽惊舞罢鸿门会,怒斗纷纷碎苍玉。

复似骊山坠石馀,数百书生葬坑谷。

初疑凤羽堕当空,更讶箨龙身在陆。

翠落琼飞不复完,顿使泥沙污人目。

忆昔新移近水隈,瘦骨棱层不盈束。

晨浇恐被风日燥,晚护幸免霜雪酷。

十年长养成亦艰,一旦摧颓势何速。

我时夜半惊水至,崛起仓皇问僮仆。

彼騃不识人意劳,只顾囊衣与甑粟。

观里桃花何足论,堂前楠树犹堪录。

无家更欲买山林,有径谁当伴松菊。

前轩好竹只数个,颇觉幽怀看未足。

春来拟欲探萌芽,苍苔慎勿迷芳躅。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悼竹》描绘了一幅竹子从繁茂到凋零的景象,寓含了对时光流转和世事无常的感慨。首句“园南旧植千竿绿”,写竹子昔日的生机盎然,接着通过“风狂雨急”、“干折丛低”等描绘竹子在风雨中的摧残,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诗人以“鸿门会”、“碎苍玉”、“骊山坠石”等典故,形象地展现了竹子遭遇的毁灭性打击,同时也暗喻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消亡。

竹子由“新移近水隈”的瘦弱幼苗,经过十年精心照料,成长为“长成亦艰”的壮丽景象,然而“一旦摧颓”之速又令人感叹。诗人以个人的夜间惊醒,表达对竹子命运的关切,反映出对世事无常的深深忧虑。他将关注点转向桃花和楠树,暗示即使面临困境,仍有其他事物值得珍惜。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竹子的喜爱和怀念,以及对归隐山林、相伴松菊生活的向往,但现实中却只能独自欣赏前轩的几竿好竹,流露出淡淡的孤寂和遗憾。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借竹子的命运抒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留别陈大参粹中二首·其一

征骖闻早发,客自塞门归。

天暝乌栖树,城寒雪拥扉。

美人仍两地,春梦不相违。

独赋关山月,茫茫共素辉。

(0)

寄陆太守子部

目极九江水,谁传双鲤鱼。

城当吴楚地,天逼斗牛区。

怀古云西驻,求贤榻左虚。

郡齐梅正发,岁晚意何如。

(0)

秋草鹡鸰诗送黄箴卿扶兄榇归闽·其五

长叹徒自伤,倏忽至旧疆。

大海跨飞鲸,举首见洛阳。

徘徊桥北岸,嘉树郁苍苍。

此树令所植,三五各成行。

昔我初往时,兄弟倚树傍。

今我远来归,舁柩独徬徨。

谁言见城社,忧思若可忘。

(0)

离合·其五承乏淄青将发有怀故人寓郡望姓字

漾漾黄河流,水声驰天末。

秋风吹高原,禾黍夕烟灭。

(0)

送林承熙太学归吴因简张幼于·其二

彩笔秋凋吴苑霜,张家客尽正彷徨。

何人直挟奚囊上,掣取南州挂壁床。

(0)

江口望鄱阳湖感事

十万楼船不得骄,洪波血立注青霄。

天弧一举旄头落,不似浔阳枉射鲛。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