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寒孤棹触天文,直似乘槎去问津。
纵使碧虚无限好,客星名字也愁人。
水寒孤棹触天文,直似乘槎去问津。
纵使碧虚无限好,客星名字也愁人。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出行时的景象和心情。"水寒孤棹触天文",既形象地描述了早晨天边的冷色调,也暗示了时间的早和气候的凉。"孤棹"指的是单独的柳枝,它在冬日清晨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孤寂,而这也反映出诗人行走时的心境。
"直似乘槎去问津",这里的"乘槎"是一种古代渡水的工具,诗人用这个形象来表达自己要穿越困难和挑战去寻求知识或真理。"问津"则是询问渡口之意,这里比喻为探索事物的根本。
"纵使碧虚无限好",这句话描绘了一片美丽而广阔的自然景色,但诗人并没有沉溺于这种美好之中,而是保持着一种超然的心态。"碧虚"指的是清澈湛蓝的天空和大地,这里的"无限好"则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客星名字也愁人",诗人在这句中流露出一丝哀愁。"客星"即异乡的星辰,而"名字"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姓名或是别名,这里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份和命运的忧虑。在异地他乡,对自己的名字感到愁绪,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适应。
我昔求道时,径历数千崖。
浮游八荒外,徒跣身无衣。
东过日出界,西寻清山累。
足底重躎生,手中抱少微。
道见西王母,问我子何归。
耻身不学道,意欲觅仙师。
感我精诚至,乞我鞋以衣。
尔乃得学道,仙气渐微微。
父母怪我晚,昼夜悲嗥啼。
大道与俗返,一往不复归。
高志日日远,不觉心肝摧。
虽得不死道,日月垂微微。
心精不退转,今作天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