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陪蒲涧诸公游石湖》
《陪蒲涧诸公游石湖》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杜若洲西宿雨过,行春桥下长蘼芜。

青松四面山围寺,白鸟双飞水满湖。

故垒春归空有迹,扁舟人远不堪呼。

相看不尽兴亡恨,落日长歌倒玉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péijiànzhūgōngyóushí
míng / wénzhǐmíng

ruòzhōu西宿guòxíngchūnqiáoxiàcháng

qīngsōngmiànshānwéibáiniǎoshuāngfēishuǐmǎn

lěichūnguīkōngyǒubiǎnzhōurényuǎnkān

xiāngkànjìnxīngwánghènluòchángdǎo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江南水乡的宁静画面。"杜若洲西宿雨过",写的是杜若草丛在傍晚雨后显得格外清新,洲渚上可能还留有积水。"行春桥下长蘼芜",蘼芜是一种香草,桥下生长茂盛,显示出春天的气息。"青松四面山围寺",山间古寺被翠绿的松树环绕,增添了静谧与禅意。

"白鸟双飞水满湖",湖面上白鸟成对飞翔,水面映照着天空,一片和谐景象。"故垒春归空有迹",诗人感叹历史遗迹虽在,但人事已非,只有春天依然如期而至。"扁舟人远不堪呼",诗人独自乘舟离去,那份孤独和怀旧之情油然而生。

最后两句"相看不尽兴亡恨,落日长歌倒玉壶",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兴衰无常的深深感慨,夕阳下,他高歌一曲,将心中的哀愁寄托于酒壶,寓含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整体来看,文徵明的这首诗以景抒情,借石湖之景寄寓人生哲理,展现了明朝文人的细腻情感和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徐成之园亭三咏·其一瑞香槛子

异国携来看愈新,移当樽俎会嘉宾。

虽无绝艳惊流俗,为有清香得近人。

烛下更宜观态度,酒阑尤觉醒精神。

湖南莫作淹留叹,已见浔阳二月春。

(0)

宫词二首·其二

云雾猊香锦绣堆,千官重列序宾仪。

欲知湛露零萧处,尽在天杯侧劝时。

(0)

黄恺刘黻赵蕃王元野会讲祐国僧舍

城角晓方罢,斋钟时一鸣。

良候属春莺,求友来嘤嘤。

吾侪二三子,簪盍怀同声。

相期辨初志,视履规安行。

道岂讲解得,学以磨琢精。

释氏辨一心,且不蕲修名。

齐盟共商求,勉旃在明诚。

(0)

石屋洞

谁擘空青露石坳,游龙伸臂下南高。

鬼神穿凿地脉碎,风雨支撑天柱牢。

峭壁苍苔侵佛髻,悬崖滴乳湿僧袍。

伽蓝闻是香山叟,灯暗荒池没野蒿。

(0)

正月辛酉大雪三首·其三

从来春雪有人嫌,六出虽工亦漫然。

客舍无毡浑可事,炉无薪炭褐无绵。

(0)

月上

月到东窗夜正中,人间天上广寒宫。

蚊虫血食三千国,尽被西风一扫空。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