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其九》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其九》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忍听咚咚窆鼓声,笳箫呜咽暮云凝。

勋劳自合同萧相,谥法还须比魏徵。

晓月暗垂丹旐露,夜风轻触穗帷灯。

三川父老知何限,尽逐灵輀泪满膺。

(0)
注释
咚咚窆鼓:丧葬时的敲击丧鼓声。
笳箫:古代的管乐器,用于哀乐。
暮云凝:傍晚的乌云仿佛凝固了悲伤。
勋劳:功绩。
萧相:指萧何,西汉名臣。
谥法:古代给予死去的官员的评价和称号。
魏徵:唐朝名臣,以直言敢谏著称。
丹旐:红色的丧幡。
穗帷灯:帷幕上的穗子随风摇曳的灯。
三川父老:泛指广大民众。
灵輀:载有灵柩的车。
泪满膺:泪水盈眶。
翻译
难以忍受听到丧葬的鼓声敲响,笳箫低沉如泣,暮色中的云彩也似乎凝结了哀伤。
功绩如同萧何一样显赫,评价法则还需参照魏徵的严谨公正。
拂晓的月光黯淡地洒在红色的丧旗上,夜晚的微风吹过,触动着帷幔上的灯焰。
三川之地的老百姓有多少哀痛,他们眼含热泪,送别灵柩直到心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作品,名为《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其九)》。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在表达对逝去时光和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

首句“忍听咚咚窆鼓声”用“忍听”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情绪,而“咚咚窆鼓声”则让人联想到古代军中用于传递命令或是行军时的节奏,营造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第二句“笳箫呜咽暮云凝”中的“笳箫”指的是古代战争中使用的一种乐器,而“呜咽暮云凝”则描绘出一幅夕阳西下,云彩聚集的画面,透露出一种历史沧桑的感慨。

第三句“勋劳自合同萧相,谥法还须比魏徵”中,“勋劳”指的是功绩与劳苦,而“合同”则是指古代盟誓之事。这里作者在强调历史人物的英勇和对后世的贡献。

第四句“晓月暗垂丹旐露,夜风轻触穗帷灯”通过对月亮、露水与夜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氛围。

最后两句“三川父老知何限,尽逐灵輀泪满膺”中的“三川父老”指的是古代的长者,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受是有限的。作者通过“尽逐灵輀泪满膺”表达了自己对于往昔英雄事迹的怀念和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细节的描绘,展示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情感和对过往英雄人物的缅怀之情。王禹偁在这里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也传达了自己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心。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闺情二绝·其二

蕙帐金炉冷篆烟,故山春草几芊芊。

只今唯有潇湘月,万里相随照不眠。

(0)

伯坚惠新茶绿橘香味郁然便如一到江湖之上戏作小诗二首·其一

建溪玉饼号无双,双井为奴日铸降。

忽听松风翻蟹眼,却疑春雪落寒江。

(0)

菩萨蛮·其七秋

绿窗斜动摇风竹。竹风摇动斜窗绿。虚幌夕凉初。

初凉夕幌虚。曲眉愁翠蹙。蹙翠愁眉曲。

无雁寄书来。来书寄雁无。

(0)

帅潭日劝驾诗

十载湘江守,重来白发垂。

初无下车教,再赋食苹诗。

天阔抟鹏翼,春融长桂枝。

功名傥来事,大节要坚持。

(0)

学门肇开为诸兄贺

几年黉宇傍城隈,礼乐文章蔽草莱。

逵道一朝随地辟,宫墙数仞倚天开。

举头日月清光近,入眼湖山秀气来。

寄语乡邦头角士,龙门此去会风雷。

(0)

光化储丈晨兴摘郡圃桃见惠每颗有重十三两者他州未尝见顷读邺中记勾鼻桃有重二觔者每窃笑之观此信不诬矣光化去京止六七百里且地脉肥沃疑承平时得种来植

金盘磊磈大如瓜,照乘骊珠未足誇。

大矣芳苞含美实,烂然红脸灿朝霞。

胭脂细擘浆流液,珠琲轻挥露带华。

一洗宿酲牙颊爽,瑶池如宴母仙家。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