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十里长,殿塔明朝阳。
半夜风雨至,满山松桂香。
清猿啸远壑,好鸟鸣虚廊。
尘土斯可濯,胡为语沧浪。
云门十里长,殿塔明朝阳。
半夜风雨至,满山松桂香。
清猿啸远壑,好鸟鸣虚廊。
尘土斯可濯,胡为语沧浪。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佛教圣地,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建筑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意境。"云门十里长,殿塔明朝阳"两句,以宏伟的山势和庄严的寺庙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神圣与宁静并存的氛围。
诗人接着笔触转折至夜景,"半夜风雨至,满山松桂香"。这里的风雨不仅没有破坏寺院的清净,反而让远处的松树和桂树散发出更加浓郁的香气,这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力与生机的赞美。
接下来的两句"清猿啸远壑,好鸟鸣虚廊"则通过动物的叫声增添了一种生动感。猿啸(猿叫)和鸟鸣(鸟叫)的描写,不仅丰富了听觉上的享受,也让读者感受到这里生命的活力和自由。
最后两句"尘土斯可濯,胡为语沧浪"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远离红尘的精神追求。诗人通过对比尘世与清净之地的不同,抒发了出世的思想情怀,暗示着对于俗世纷扰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谢家为郡实风流,画得青山寄楚囚。
惊起草堂寒气晚,海阳潮水到床头。
寄掩白云司,蜀都高卧时。
邻僧照寒竹,宿鸟动秋池。
帝诵嘉莲表,人吟宝剑诗。
石渠流月断,画角截江吹。
闲出黄金勒,前飞白鹭鹚。
公心外国说,重望两朝推。
静藓斜圭影,孤窗响锡枝。
兴幽松雪见,心苦砚冰知。
缘杖虫声切,过门马足迟。
漏残终卷读,日下大名垂。
平碛容雕上,仙山许狖窥。
数联金口出,死免愧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