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溪玉饼号无双,双井为奴日铸降。
忽听松风翻蟹眼,却疑春雪落寒江。
建溪玉饼号无双,双井为奴日铸降。
忽听松风翻蟹眼,却疑春雪落寒江。
这首诗是宋末金初的文学家刘著所作,名为《伯坚惠新茶绿橘香味郁然便如一到江湖之上戏作小诗二首(其一)》。从艺术风格和语言运用来看,这是一首典型的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一种淡泊和超然的态度。
“建溪玉饼号无双”,这里的“建溪”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溪流,“玉饼”则形容溪水清澈如玉,且有其独特之处,不可与其他溪流相比。诗人通过这一句,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双井为奴日铸降”,这一句中,“双井”可能是指两个泉水或井水,这里的“为奴”意味着它们像是忠诚的仆人一样,每天不停地供应清凉的水源。诗中的“日铸降”则形容水流不断,如同工匠每天都在打造精美的作品。
“忽听松风翻蟹眼”,这里的“松风”是指通过松林吹过来的微风,“蟹眼”则可能是一种地貌或景观,形容风中带有某种特定的气息或者是风中的变化给人以启示。诗人在此捕捉了自然界中细微的动静和美感。
“却疑春雪落寒江”,这一句中,“春雪”本身是一个矛盾的组合,因为雪花通常与冬天联系在一起,而不是春天。这可能是诗人用来形容某种罕见或特殊景象,或者是借此表达一种超脱常规的情感。诗中的“寒江”则直接指代了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审美观念,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
耦耕若便遗身老,黄发相看万事休。
功绩精妍世少伦,图时应倍用心神。
不知草木承何异,但见江山长带春。
云势似离岩底石,浪花如动岸边蘋。
更疑独泛渔舟者,便是其中旧隐人。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
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翾。
同游不同志,如此十馀年。
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
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不惟怀稻粱,兼亦竞腥膻。
不惟恋主人,兼亦狎鸟鸢。
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
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
蝉鬓加意梳,蛾眉用心埽。
几度晓妆成,君看不言好。
妾身重同穴,君意轻偕老。
惆怅去年来,心知未能道。
今朝一开口,语少意何深。
愿引他时事,移君此日心。
人言夫妇亲,义合如一身。
及至死生际,何曾苦乐均。
妇人一丧夫,终身守孤孑。
有如林中竹,忽被风吹折。
一折不重生,枯死犹抱节。
男儿若丧妇,能不暂伤情。
应似门前柳,逢春易发荣。
风吹一枝折,还有一枝生。
为君委曲言,愿君再三听。
须知妇人苦,从此莫相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