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挂筠笼,过尽晚风朝日,钩辀格磔有时闻。
响穿云。生前莫是画眉身。
费尽张家彩笔,翻教羽毛不如人。混风尘。
高挂筠笼,过尽晚风朝日,钩辀格磔有时闻。
响穿云。生前莫是画眉身。
费尽张家彩笔,翻教羽毛不如人。混风尘。
这首《酒泉子》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高挂筠笼,过尽晚风朝日”,开篇即以“筠笼”这一形象,勾勒出一种高雅而宁静的氛围。随着“过尽晚风朝日”的描述,画面逐渐展开,仿佛引领读者穿越了时间的长河,从傍晚的余晖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感受着自然界由暗至明的变化。
“钩辀格磔有时闻。响穿云。”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景象的描绘。鸟鸣声在空中回荡,与云层交织,形成了一种既悠远又神秘的意境。这里的“钩辀格磔”是形容鸟叫声的拟声词,生动地再现了鸟儿在枝头欢快鸣叫的情景,而“响穿云”则将这声音的穿透力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能听到那清脆悦耳的鸟鸣声直入云端。
“生前莫是画眉身。”这一句则以一种略带哲理的思考,引出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画眉鸟以其美丽的羽毛和动听的歌声著称,但诗人却在此提出疑问,是否它们在生前就已经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命运或身份?这样的设问,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价值和存在的思考。
“费尽张家彩笔,翻教羽毛不如人。”这里运用了典故,借以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人工雕琢的反思。张家彩笔,原指古代画家使用的彩笔,此处用来比喻对自然之美的描绘。然而,即便再精湛的技艺也无法完全捕捉到自然界的独特魅力,反而可能因为过分修饰而失去了自然的本真。这句话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艺术创作的一种自省。
“混风尘。”最后,诗人以“混风尘”收尾,寓意深远。在纷扰的世间中,自然之美如同一股清流,洗涤心灵,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与功利的同时,也不应忘记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活哲学的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