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脚西风,渐去去来来,早三之一。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不须待、名品如麻,试为君屈指,是谁层出。
十朝半月,争看抟空霜鹘。
从来别真共假,任盘根错节,更饶仓卒。
还他济时好手,封侯奇骨。没些儿、媻姗勃窣。
也不是、峥嵘突兀。百二十岁,管做彻、元分人物。
入脚西风,渐去去来来,早三之一。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不须待、名品如麻,试为君屈指,是谁层出。
十朝半月,争看抟空霜鹘。
从来别真共假,任盘根错节,更饶仓卒。
还他济时好手,封侯奇骨。没些儿、媻姗勃窣。
也不是、峥嵘突兀。百二十岁,管做彻、元分人物。
这首词以西风起兴,描绘了时光流转的景象,暗示了岁月匆匆。"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通过对比春华与秋实,表达了对实际成果的重视,寓意着功业和成就的重要性。接下来,词人提到"十朝半月,争看抟空霜鹘",比喻人们期待英雄人物的崛起,犹如鹰击长空。
词的后半部分转向对真伪、权谋的洞察,"从来别真共假,任盘根错节,更饶仓卒",揭示了世事复杂,即使是关键时刻也需明辨是非。接着,词人赞美王道甫具有"济时好手,封侯奇骨"的特质,期待他能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和成就。
"没些儿、媻姗勃窣",意指不必过于拘泥于小节,而"也不是、峥嵘突兀"则表示不必追求过分显眼的个性。最后,词人以"百二十岁,管做彻、元分人物"收束,强调王道甫的潜力和未来在人生道路上的长久影响。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深沉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寄寓了对王道甫的期许和对人生的理解,展现了陈亮独特的词作风格。
如今相府用英髦,独往南州肯告劳。
冰水近开渔浦出,雪云初卷定山高。
木奴花映桐庐县,青雀舟随白露涛。
使者应须访廉吏,府中惟有范功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