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山栖分自甘,我留君去意何堪。
几回雨雪三槎上,强半莺花五坞南。
宰木空惭归远梦,扁舟犹忆载余酣。
从今莫惜频相顾,灯火虚斋迟笑谈。
水泊山栖分自甘,我留君去意何堪。
几回雨雪三槎上,强半莺花五坞南。
宰木空惭归远梦,扁舟犹忆载余酣。
从今莫惜频相顾,灯火虚斋迟笑谈。
这首明代诗人张扆的《寄许澜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深深思念和对往昔共度时光的怀念。首句“水泊山栖分自甘”,描绘了两人各自选择的生活方式,虽然清苦,但内心平静。次句“我留君去意何堪”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难以承受的离别之痛。
“几回雨雪三槎上”写出了诗人想象中与友人在恶劣天气中依然坚持相聚的情景,展现出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接下来,“强半莺花五坞南”则回忆起他们在春光烂漫的地方共享的美好时光,更显出离别的遗憾。
“宰木空惭归远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离的无奈,只能在梦中相见,心中充满愧疚。最后一句“从今莫惜频相顾,灯火虚斋迟笑谈”,诗人希望即使不能常见面,也应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机会,期待在灯火阑珊处,能有欢声笑语的重逢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春生潇湘水,风鸣涧谷泉。
过雨花漠漠,弄晴絮翩翩。
名园上朱阁,观后复观前。
借问昔居人,岑绝无炊烟。
人生须富贵,河水清且涟。
百年共如此,安用涕潺湲。
蒋侯真好事,杖屦喜接连。
车载溪中骨,推排若差肩。
厌看孔壬面,丑石反成妍。
感君劝我醉,吾亦无间然。
乱我朱碧眼,空花坠便翾。
行动须人扶,那能金石坚。
爱君雷氏琴,汤汤发朱弦。
但恨赏音人,大半随逝川。
平生有诗罪,如痼不可痊。
今当痛自改,三衅复三湔。
我持玄圭与苍璧,以暗投人渠不识。
城南穷巷有佳人,不索宾郎常晏食。
赤铜茗碗雨斑斑,银粟翻光解破颜。
上有龙文下棋局,探囊赠君诺已宿。
此物已是元丰春,先皇圣功调玉烛。
晁子胸中开典礼,平生自期莘与渭。
故用浇君磊隗胸,莫令鬓毛雪相似。
曲几团蒲听煮汤,煎成车声绕羊肠。
鸡苏胡麻留渴羌,不应乱我官焙香。
肥如瓠壶鼻雷吼,幸君饮此勿饮酒。
文章真向古人疏,聊有孤怀与世殊。
陋质不堪华衮赠,可能薏苡似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