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南乐》
《云南乐》全文
明 / 孙蕡   形式: 古风

成都贾客向人语,黎州多风杂多雨。

雪山万古长不消,山下四时风气暑。

竹林西畔是云南,不论冬夏披毡衫。

蛮官见客花布袄,村妇背盐青竹篮。

绳桥跨涧石巀嶪,部落马蹄皆灌铁。

引筒贯索通客行,插木入崖防栈绝。

郫筒酒熟蛮人歌,太平今喜无兵戈。

悬车不戍相公岭,卖马安行大渡河。

牛缨换贷跻邛笮,路出彭门缘剑阁。

火井秋篁截洞箫,几腔吹作云南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únnán
míng / sūnfén

chéngdōujiǎxiàngrénzhōuduōfēngduō

xuěshānwànchángxiāoshānxiàshífēngshǔ

zhúlín西pànshìyúnnánlùndōngxiàzhānshān

mánguānjiànhuāǎocūnbèiyánqīngzhúlán

shéngqiáokuàjiànshíluòjiēguàntiě

yǐntǒngguànsuǒtōngxíngchāfángzhànjué

tǒngjiǔshúmánréntàipíngjīnbīng

xuánchēshùxiānggōnglǐngmàiānxíng

niúyīnghuàndàiqióngchūpéngményuánjiàn

huǒjǐngqiūhuángjiédòngxiāoqiāngchuīzuòyúnná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孙蕡的《云南乐》描绘了西南边陲黎州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景象。诗中通过成都贾客的口述,展现了黎州地势多变,既有雪山之寒,又有山下四季如春的气候差异。竹林西畔的云南,无论冬夏,人们都穿着毡衫,反映出当地民族的服饰特色。

诗中提到的“蛮官”、“村妇”形象生动,展示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如官员见到客人穿花布袄,妇女背着盐用青竹篮,展现出朴素而和谐的日常生活。桥梁采用“绳桥”和“插木入崖”的方式,体现了山区交通的艰难与智慧。

诗人还提及了当地的酒文化,“郫筒酒熟蛮人歌”,以及社会安宁,“太平今喜无兵戈”,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中提到了贸易活动,“牛缨换贷”和道路经过彭门、剑阁,以及“火井秋篁”的独特景观,都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多元而丰富的云南风情画卷。

总的来说,《云南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南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百姓生活,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太平盛世的赞美。

作者介绍
孙蕡

孙蕡
朝代:明

(1334—1389)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猜你喜欢

谒金门·圣明世

圣明世,独折一枝丹桂。
学着荷衣还可喜,春狂不啻□。
年少都来有几,自古闲愁无际。
满盏劝君休惜醉,愿君千万岁。

(0)

谒金门·杨柳陌

杨柳陌,宝马嘶空无迹。
新着荷衣人未识,年年江海客。
梦觉巫山春色,醉眼花飞狼籍。
起舞不辞无气力,爱君吹玉笛。

(0)

如梦令·尘拂玉台鸾镜

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
绡帐泣流苏,愁掩玉屏人静。
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

(0)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
薄倖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0)

点绛唇·荫绿围红

荫绿围红,梦琼家在桃源住。
画桥当路,临水双朱户。
柳径春深,行到关情处。
颦不语,意凭风絮,吹向郎边去。

(0)

南乡子·细雨泣秋风

细雨泣秋风,金凤花残满地红。
闲蹙黛眉慵不语,情绪,寂寞相思知几许。
玉枕拥孤衾,挹恨还同岁月深。
帘卷曲房谁共醉,憔悴,惆怅秦楼弹粉泪。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