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运中微光不竞,奸雄窃比周公圣。
满朝尽是蒙汉恩,忍为新家颂符命。
当时愤激惟义公,挺身一呼生雄风。
时哉不偶命也穷,至今人怨平陵东。
赤运中微光不竞,奸雄窃比周公圣。
满朝尽是蒙汉恩,忍为新家颂符命。
当时愤激惟义公,挺身一呼生雄风。
时哉不偶命也穷,至今人怨平陵东。
这首诗《平陵东》由明代诗人释宗泐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权力更迭、忠诚与背叛、命运与机遇的复杂思考。
首句“赤运中微光不竞”,描绘了在权力斗争的暗流中,正义之光显得微弱且难以抗衡的情景。接着,“奸雄窃比周公圣”一句,将奸佞之徒与历史上著名的贤臣周公相提并论,讽刺了那些以权谋私、混淆是非的权贵。
“满朝尽是蒙汉恩,忍为新家颂符命。”这两句揭示了朝廷内外充斥着对新政权的盲目歌颂,即使那些曾经给予过帮助和恩惠的人,也为了迎合新势力而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当时愤激惟义公,挺身一呼生雄风。”这里提到的“义公”可能是指某位坚持正义、敢于站出来反对不公的人物,他的勇气和行动如同一股清风,给压抑的氛围带来了一丝生机。
“时哉不偶命也穷,至今人怨平陵东。”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尽管他们努力抗争,但最终未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留下了遗憾和怨恨。这里的“平陵东”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点或事件,象征着历史的转折点和人物的悲剧结局。
整首诗通过对比、讽刺和感慨,深刻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道德沦丧、人性的复杂以及历史人物命运的无奈,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深邃的历史洞察力。
日月老投闲,文字今削迹。
便然腰十围,欲吐啄三尺。
颇怀平生友,相就语肝膈。
诸江好兄弟,夫子眉最白。
词林三二公,子实门下客。
布帆千里来,许我间宾席。
阶庭出兰树,户牖照圭璧。
诗如驾高浪,万顷随笔力。
宁为首阳饿,不作嬖奚获。
乃知工语言,要是饱糠覈。
茫然李杜坛,未免陈蔡厄。
出门观善阵,敛手避勍敌。
澄江摇夜霜,岁晚见沙石。
钗头罥蛛丝,即有梁宋役。
士生多艰虞,道远自古昔。
相期逍遥游,不计天地窄。
名声了三黜,谈笑供百谪。
别君为此言,可当绕朝策。
淡红衫子透肌肤,夏日初长水阁虚。
独自凭阑无个事,水风凉处读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