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吟舫为陈太常赋》
《吟舫为陈太常赋》全文
明 / 朱纯   形式: 古风

先生不作苏门啸,曾向皇家颂清庙。

一叶仙舟天上归,白首沧浪伴渔钓。

家住林逋旧宅东,閒身逸迹寄孤篷。

临流自得渊明赋,忧国还存杜老风。

长歌一曲声激烈,行云为迟山石裂。

敲舷击榜送悠扬,水底鱼龙识音节。

月思风情奈尔何,鹤汀凫渚遍经过。

锦囊不用奚奴抱,载得珠玑百斛多。

江南野客才萧索,自愧耽诗久成癖。

巴歌岂敢和阳春,夜夜虹光望中隔。

(0)
鉴赏

此诗《吟舫为陈太常赋》由明代诗人朱纯所作,通过描绘一位隐士的生活场景与心境,展现了其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高雅情趣。

首句“先生不作苏门啸,曾向皇家颂清庙”,以苏轼的“啸”与皇家的颂歌对比,暗示这位隐士不同于世俗的追求,他不为名利所动,也不迎合权贵,而是选择了更为纯粹的精神生活。

“一叶仙舟天上归,白首沧浪伴渔钓”,形象地描绘了隐士驾着小舟在天上游历后,最终回归自然,与江河、渔人相伴的生活状态。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家住林逋旧宅东,闲身逸迹寄孤篷”,进一步强调了隐士居住环境的幽静与生活态度的悠闲。林逋是宋代著名的隐士,此处借指,表明隐士同样追求着与林逋相似的隐逸生活。

“临流自得渊明赋,忧国还存杜老风”,引用陶渊明和杜甫的诗句,表达了隐士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的同时,依然心系国家,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和责任感。

“长歌一曲声激烈,行云为迟山石裂”,描绘了隐士放声歌唱的场景,歌声激昂,连行云也为之停留,山石也为之震动,表现了其情感的强烈与真挚。

“敲舷击榜送悠扬,水底鱼龙识音节”,通过水手的动作和水下生物的反应,进一步渲染了歌声的美妙与深远影响。

“月思风情奈尔何,鹤汀凫渚遍经过”,表达了隐士在月光下思考人生、自然的情感,以及他广泛游历、深入自然的足迹。

“锦囊不用奚奴抱,载得珠玑百斛多”,以隐士的行囊比喻其精神财富的丰富,即使没有物质的负担,却能装载着无数珍贵的思想和感悟。

“江南野客才萧索,自愧耽诗久成癖”,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为江南的野客,对诗歌的热爱已成癖好,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追求的反思。

“巴歌岂敢和阳春,夜夜虹光望中隔”,以“巴歌”(民间通俗歌曲)与“阳春”(高雅音乐)的对比,表达了诗人虽然热爱诗歌,但不敢轻易尝试高深的作品,只能在心中默默欣赏,表达了对艺术境界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自身艺术追求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朱纯
朝代:明

朱纯(1417—1493),字克粹,号肖斋,自号龟峰识字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博雅有儒行,太守戴琥深敬礼焉,钦授翰林院简讨召修。正统元年官兵科给事中,后刑科给事中。曾与罗颀、张浩等结“鉴湖吟社”,著有《淘铅集》、《驴背集》、《自怡集》、《农余杂言》等。
猜你喜欢

秋夜长

丹凤城南秋夜长,残蝉急处日争忙。

如何销得凄凉思,水色帘前流玉霜。

(0)

桐江客舍酬客

一片离心白羽轻,桐庐江上晚潮生。

客来吴越星霜久,身贱多惭问姓名。

(0)

梅花集句·其二十七

五陵春色泛花枝,春半如秋意转迷。

细雨湿衣看不见,千行珠泪滴为泥。

(0)

梅花集句·其八

独上西楼四望赊,玉林琼树影交加。

春风也解嫌萧索,借发明年最早花。

(0)

春晚呈节斋赵大资二首·其一

韶光似酒著人浓,池馆春残柳絮风。

花不耐愁春自去,莺声全在绿阴中。

(0)

送高可久游越

东风大扇九区春,吴下吟人发广津。

欲上会稽探禹穴,桃花和雨扑离巾。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