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畏蛇蝎,端坐困蚊蚋。
终日方丈间,茫然但昏睡。
岂唯供病本,兼恐添药费。
小园新雨馀,蔬畦共风味。
饱闻应门柳,清阴妙无对。
便思携杖往,行歌当游戏。
千秋陶渊明,此意渠亦会。
小行畏蛇蝎,端坐困蚊蚋。
终日方丈间,茫然但昏睡。
岂唯供病本,兼恐添药费。
小园新雨馀,蔬畦共风味。
饱闻应门柳,清阴妙无对。
便思携杖往,行歌当游戏。
千秋陶渊明,此意渠亦会。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首句“小行畏蛇蝎,端坐困蚊蚋”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行走时对危险的恐惧和静坐时被蚊虫困扰的不适,反映出生活的琐碎与不完美。接着,“终日方丈间,茫然但昏睡”,进一步强调了日常生活的单调与乏味,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上的疲惫。
“岂唯供病本,兼恐添药费”两句,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对健康与医药的担忧,暗示了生活的压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然而,转折点出现在“小园新雨馀,蔬畦共风味”。诗人突然转向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小园经过雨水的洗礼后,蔬菜田间散发出清新宜人的气息,这不仅为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也激发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宁静的渴望。
“饱闻应门柳,清阴妙无对”描绘了诗人对门前柳树的欣赏,那清幽的树荫下,似乎有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美妙与和谐。这种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与前文的忧虑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
最后,“便思携杖往,行歌当游戏”表达了诗人想要走出室内,亲近自然的愿望,通过行走和歌唱来享受生活,寻找内心的平静与乐趣。而“千秋陶渊明,此意渠亦会”则以历史上的隐士陶渊明为例,表明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与向往,希望能在忙碌与纷扰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与压力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向往,最终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先王教百工,作为天下器。
周旦意不朽,刊之考工记。
嗟嗟远圣人,制度日以纷。
窈窕阿房宫,万态横青云。
荧煌甲乙帐,一朝那肯焚。
秦汉骄心起,陈隋益其侈。
鼓舞天下风,滔滔弗能止。
可甚佛老徒,不取慈俭书。
竭我百家产,崇尔一室居。
四海竞如此,金碧照万里。
茅茨帝者荣,今为庶人耻。
宜哉老成言,欲攦般输指。
蜀狂士宁者,不邪亦不正。
混世使人疑,诡谲非一行。
平生不把笔,对酒时高咏。
初如不著意,语出多奇劲。
倾财解人难,去不道名姓。
金钱买酒醉高楼,明月空床眠不醒。
一身四海即为家,独行万里聊乘兴。
既不采药卖都市,又不点石化黄金。
进不干公卿,退不隐山林。
与之游者但爱其人而莫见其术,安知其心。
吾闻有道之士游心太虚,逍遥出入,常与道俱。
故能入火不热,入水不濡。
尝闻其语,而未见其人也,岂斯人之徒欤。
不然言不纯师,行不纯德。
而滑稽玩世,其东方朔之流乎。
有诗鹤勿喜,无诗鹇勿悲。
人禽固异性,所趣各有宜。
朝戏青竹林,暮栖高树枝。
咿呦山鹿鸣,格磔野鸟啼。
声音不相通,各以类自随。
使鹤居笼中,垂头以听诗。
鶢鶋享钟鼓,鱼鸟见西施。
鹇鹤不宜争,所争良可知。
蚍蜉与蚁子,为物固已微。
当彼两交斗,勇如闻鼓鼙。
有心皆好胜,未免争是非。
于我一何薄,于彼一何私。
栏槛啄花卉,叫号惊睡儿。
跳踉两脚长,落泊双翅垂。
何足充玩好,于何定妍媸。
鹇口不能言,夜梦以告之。
主人起谢鹇,从我今几时。
僮奴谨守护,出入烦提携。
逍遥遂栖息,饮啄安雄雌。
花底弄日影,风前理毛衣。
岂非主人恩,报效尔宜思。
主人今白发,把酒无翠眉。
养鹤鹇又妒,我言堪解颐。
《和梅龙图公仪谢鹇》【宋·欧阳修】有诗鹤勿喜,无诗鹇勿悲。人禽固异性,所趣各有宜。朝戏青竹林,暮栖高树枝。咿呦山鹿鸣,格磔野鸟啼。声音不相通,各以类自随。使鹤居笼中,垂头以听诗。鶢鶋享钟鼓,鱼鸟见西施。鹇鹤不宜争,所争良可知。蚍蜉与蚁子,为物固已微。当彼两交斗,勇如闻鼓鼙。有心皆好胜,未免争是非。于我一何薄,于彼一何私。栏槛啄花卉,叫号惊睡儿。跳踉两脚长,落泊双翅垂。何足充玩好,于何定妍媸。鹇口不能言,夜梦以告之。主人起谢鹇,从我今几时。僮奴谨守护,出入烦提携。逍遥遂栖息,饮啄安雄雌。花底弄日影,风前理毛衣。岂非主人恩,报效尔宜思。主人今白发,把酒无翠眉。养鹤鹇又妒,我言堪解颐。
https://shici.929r.com/shici/evHfk3TI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