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狂士宁者,不邪亦不正。
混世使人疑,诡谲非一行。
平生不把笔,对酒时高咏。
初如不著意,语出多奇劲。
倾财解人难,去不道名姓。
金钱买酒醉高楼,明月空床眠不醒。
一身四海即为家,独行万里聊乘兴。
既不采药卖都市,又不点石化黄金。
进不干公卿,退不隐山林。
与之游者但爱其人而莫见其术,安知其心。
吾闻有道之士游心太虚,逍遥出入,常与道俱。
故能入火不热,入水不濡。
尝闻其语,而未见其人也,岂斯人之徒欤。
不然言不纯师,行不纯德。
而滑稽玩世,其东方朔之流乎。
蜀狂士宁者,不邪亦不正。
混世使人疑,诡谲非一行。
平生不把笔,对酒时高咏。
初如不著意,语出多奇劲。
倾财解人难,去不道名姓。
金钱买酒醉高楼,明月空床眠不醒。
一身四海即为家,独行万里聊乘兴。
既不采药卖都市,又不点石化黄金。
进不干公卿,退不隐山林。
与之游者但爱其人而莫见其术,安知其心。
吾闻有道之士游心太虚,逍遥出入,常与道俱。
故能入火不热,入水不濡。
尝闻其语,而未见其人也,岂斯人之徒欤。
不然言不纯师,行不纯德。
而滑稽玩世,其东方朔之流乎。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赠李士宁》,诗中描绘了一位狂放不羁的蜀地才子李士宁的形象。他行事诡谲,不拘一格,平日里不以文墨为业,却在饮酒时高歌吟咏,言语奇特有力。他淡泊名利,倾尽钱财只为买醉,即使独行万里也能随性而行。他既不求仕途显达,也不追求隐逸生活,他的行为和言论都充满了难以捉摸的智慧。
诗中提到,与他交往的人只欣赏他的为人,而不了解他的真正才能和思想。诗人将李士宁与古代的有道之人相提并论,称其能超脱世俗,自在逍遥,如同道家所说的入火不热、入水不濡。最后,诗人暗示李士宁可能属于那种言行不拘泥于传统,机智风趣,类似于汉代名臣东方朔一类的人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李士宁的独特个性和超然态度,展现了作者对其自由不羁精神的欣赏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