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服囊孤剑,飘萧世外游。
浮名几欲误,初服返真修。
已蜕苍龙骨,时登黄鹤楼。
洞庭明月夜,一啸碧天秋。
野服囊孤剑,飘萧世外游。
浮名几欲误,初服返真修。
已蜕苍龙骨,时登黄鹤楼。
洞庭明月夜,一啸碧天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着简朴衣物,背负孤剑的隐士,独自在世间游荡的形象。他意识到世俗的虚名几乎让他偏离了内心的追求,于是决定回归自然,重拾初心,进行修炼。诗人通过比喻,说他已经脱胎换骨,如同苍龙重生,有时还会登上象征仙气的黄鹤楼。夜晚,他在洞庭湖畔欣赏明亮的月色,仰天长啸,感受秋天的清冷与自由。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和实践。庞嵩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刻画了一个古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理想化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