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江上出,花外捲帘空。
夜色临城月,春寒度水风。
虽然行李别,且喜语音同。
若问匡庐事,终身愧远公。
旌旗江上出,花外捲帘空。
夜色临城月,春寒度水风。
虽然行李别,且喜语音同。
若问匡庐事,终身愧远公。
诗中描绘了一幅边塞行军的画面,旌旗在江上飘扬,花外帘幕卷起显得空旷。夜色伴随城墙逐渐浓重,月亮洒落在城头,而春天特有的寒意依旧,穿越水面的风带着凉意。诗人虽然与行李作别,但仍喜悦于能够与亲友共同交谈,感受语言的温暖。最后一句“若问匡庐事,终身愧远公”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某些事情的悔疚和自责之情。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作者灵一在唐代背景下,对边塞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或同僚的情谊以及内心的忧虑。他的语言简洁而不失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复杂的情感世界。
老去那堪用,恩深未敢归。
谁能告民病,一一指吾非。
尔赴河间治,无嫌野老讥。
仍将尺书报,勿复问从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