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峤南归辍棹晨,燃犀牛渚照通津。
谁知万丈洪流下,更有朱衣跃马人。
温峤南归辍棹晨,燃犀牛渚照通津。
谁知万丈洪流下,更有朱衣跃马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南归的景象,通过精致的画面和深远的联想,展现了诗人的历史感怀抱。开篇“温峤南归辍棹晨”一句,设定了时间与空间环境,"辍棹晨"形容清晨薄雾中船桨划水的声音,为读者勾勒出一个清新而宁静的早晨场景。接着“燃犀牛渚照通津”进一步描绘了行船过程中使用火把照亮河道的情状,"犀"字用于形容火光闪烁,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诗歌的后半部分“谁知万丈洪流下,更有朱衣跃马人”则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这里的“万丈洪流”象征着长河岁月和历史巨浪,而“更有朱衣跃马人”则隐指历代英雄豪杰,在波涛汹涌中勇往直前。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历史洞察力,也表达了一种对英雄事迹的无限崇敬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类活动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篇融合了个人体验与历史思考于一体的佳作。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檐倚仗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
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
翳翳昏垫苦,沈沈忧恨催。
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吟咏思管乐,此人已成灰。
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
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