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吴雅翁秋怀四首·其四》
《次韵吴雅翁秋怀四首·其四》全文
宋 / 黎廷瑞   形式: 古风

西风吹梧桐,一叶堕寒玉。

飘飘转千崖,亹亹侵万木。

霜露行复降,雪霰飞相逐。

幽居感时运,清夜理商曲。

坚冰信当辨,昊天有反复。

但使本根在,阳回奚待祝。

词人乐光景,纤艳不足录。

焚香对秋山,自取周易读。

(0)
鉴赏

这首宋诗以秋天的梧桐落叶为引子,描绘了西风中树木凋零的景象,"一叶堕寒玉"形象地展现了秋意的深沉和凉意的透骨。接着,诗人通过"飘飘转千崖,亹亹侵万木",进一步渲染了秋风的劲疾和影响之广,暗示时光流转,万物更迭。

"霜露行复降,雪霰飞相逐",诗人运用动态的意象,表现出季节的变换和气候的严寒。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寓言性地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幽居感时运,清夜理商曲",流露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坚冰信当辨,昊天有反复",诗人借自然现象表达对世间人事的洞察,坚信真理终将显现,即使经历寒冬,春天总会到来。"但使本根在,阳回奚待祝",强调内在根基的重要性,坚信只要本质犹存,未来必有希望。

最后,诗人以"词人乐光景,纤艳不足录"表明自己志趣所在,不追求表面的繁华,而是享受宁静的读书生活,"焚香对秋山,自取周易读",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静心研读的高雅情操。

整体来看,黎廷瑞的这首诗以秋景为载体,寓言人生哲理,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士人的文化修养和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黎廷瑞

黎廷瑞
朝代:宋   字:祥仲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生辰:1250年~1308年

黎廷瑞(1250年~1308年),字祥仲,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猜你喜欢

燕市十四夜何稚孝太仆邀同苏虹如侍御姚孟长张叔载魏仲雪杨济之年大小集限灯字七言排律六韵

母呼燕市酒如渑,此夜从君醉不胜。

欲试春风三五艳,还看明月广寒澄。

楼头长系云为锦,雾里争飞火是缯。

珂里何人鸣玉佩,香车到处耀华灯。

祠传太乙焚膏粥,路忆星桥暗武陵。

歌罢落梅犹未晓,不知仙露为谁承。

(0)

李元镇滑县署中

君忘北上我忘还,冷日奄奄白马间。

吏散只如为客乐,牍销翻比在家閒。

三杯苦茗中冷水,一卷新诗大坯山。

残雪满檐冰半砌,忍能相对不开颜。

(0)

天宁寺杏花

古木疏阴绿色迟,老僧坚锁最繁枝。

一帘夜雨犹堪听,十里春风总不知。

陌道马蹄飞雪后,鞦韆蝉影出墙时。

胆瓶暂借游人看,晴霭依依上苑姿。

(0)

久不过乐丘赋以识吾之恋恋耳·其二

一径纡山麓,扶藜款款行。

尘心随地远,野趣入诗清。

吊古伤遗迹,寻幽惬素情。

归途度柴岭,又喜月初生。

(0)

安乡道中观妇人插田

南村北村竞栽禾,新妇小姑兼阿婆。

青裾束腰白裹头,手掷新秧如掷梭。

打鼓不停歌不息,似比男儿更膂力。

自古男耕女专织,怜尔一身勤两役。

吁嗟乎长安多少闺中人,十指不动金满身。

(0)

大司寇金公芙蓉溪诗

丈人昔卧芙蓉溪,蓉溪宛在涪江西。

一水萦纡带茅屋,千花烂漫明沙堤。

清秋落景森萧爽,天远沧洲惬心赏。

霏霞袅雾时明灭,白鸥翠鸟长来往。

此时吾亦爱吾庐,隐几青山独著书。

霄汉一朝通禁阙,烟霞万里隔樵渔。

君不见太公钓罢渭川閒,安石东山去不还。

英雄事业与时会,栖栖岂在溪山间。

云阁峥嵘傍紫微,尚书侍从生光辉。

伫看北斗调元气,未许秋风拂素衣。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