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人昔卧芙蓉溪,蓉溪宛在涪江西。
一水萦纡带茅屋,千花烂漫明沙堤。
清秋落景森萧爽,天远沧洲惬心赏。
霏霞袅雾时明灭,白鸥翠鸟长来往。
此时吾亦爱吾庐,隐几青山独著书。
霄汉一朝通禁阙,烟霞万里隔樵渔。
君不见太公钓罢渭川閒,安石东山去不还。
英雄事业与时会,栖栖岂在溪山间。
云阁峥嵘傍紫微,尚书侍从生光辉。
伫看北斗调元气,未许秋风拂素衣。
丈人昔卧芙蓉溪,蓉溪宛在涪江西。
一水萦纡带茅屋,千花烂漫明沙堤。
清秋落景森萧爽,天远沧洲惬心赏。
霏霞袅雾时明灭,白鸥翠鸟长来往。
此时吾亦爱吾庐,隐几青山独著书。
霄汉一朝通禁阙,烟霞万里隔樵渔。
君不见太公钓罢渭川閒,安石东山去不还。
英雄事业与时会,栖栖岂在溪山间。
云阁峥嵘傍紫微,尚书侍从生光辉。
伫看北斗调元气,未许秋风拂素衣。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开篇以“丈人昔卧芙蓉溪”引入,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溪流环绕着茅屋,花团锦簇映照在沙堤之上,清秋之景显得格外清爽宜人。雾气与霞光交织,白鸥与翠鸟自由往来,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隐居于青山之中,独自读书,远离尘世的喧嚣。然而,风云变幻,英雄人物的命运往往与时代紧密相连。诗中通过“霄汉一朝通禁阙,烟霞万里隔樵渔”的转折,暗示了主人公可能经历了从隐逸到入仕的变化,最终成为朝廷重臣,参与治理国家。
尾段“云阁峥嵘傍紫微,尚书侍从生光辉”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官场生涯的辉煌,与前文的隐居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伫看北斗调元气,未许秋风拂素衣”则表达了主人公虽身居高位,但内心仍保持着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的转折,展现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权力与自然之间寻求平衡的深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