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穷春到不须臾,霜下陈根岂用锄。
若信彫荣如转毂,故应摇落有扶疏。
腊穷春到不须臾,霜下陈根岂用锄。
若信彫荣如转毂,故应摇落有扶疏。
这首诗以四季更替、自然轮回为背景,表达了对生命流转与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
首句“腊穷春到不须臾”,描绘了冬末春初之际,严寒逐渐消退,春天悄然而至的景象。这里的“腊”指冬季的最后阶段,“春到不须臾”则强调了春天来得迅速,仿佛只是瞬间之事。这句诗通过对比冬春两季,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次句“霜下陈根岂用锄”,则转向对自然界的观察。霜降之后,植物的根部往往被覆盖,诗人在这里提出疑问:霜下的老根是否需要被清除?这一问句暗含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对事物生长过程的敬畏。它提醒人们,自然界的生长与衰败自有其规律,不应随意干预。
后两句“若信彫荣如转毂,故应摇落有扶疏”,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循环的理解。这里“彫荣”指的是凋零与繁荣,比喻自然界中生命从盛放到衰败的过程。“转毂”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循环往复如同车轮转动一般。最后一句“故应摇落有扶疏”,意味着即使在万物凋零之时,也应看到自然界的生机与秩序,即使看似衰败,也有新的生长与繁茂在等待。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循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宇宙间万物生长规律的尊重与赞美。
一月三过公,此非儿女情。
诗人感伐木,相鸟犹嘤鸣。
尚友百世近,结交千里轻。
矧惟生并时,况复居同城。
携手未宜少,兴发从公行。
开口露肝胆,解衿顿尘缨。
心亲爱自至,外物都忘形。
赤日留中天,火云正峥嵘。
颇复哀老子,安眠枕群经。
冰泮池水绿,春意亦已归。
长杨特多思,浩荡随风飞。
弄舟不用楫,漾漾陶春晖。
回还无终极,孰谓江湖非。
举觞属坐人,行乐常苦稀。
一醉捐百虑,念子勿相违。
乘日复来游,北林稍芳菲。
当令鱼与鸟,识我心无机。
先民任天真,吾得见其器。
其器云如何,盖若刳木类。
不戕生以戚,不伤材以蔽。
不以远见遗,不以枯见弃。
因其无用姿,授以有用意。
取彼自然象,廓此闳然制。
岂无彫磨工,不欲败淳粹。
岂无青黄文,不欲增巧伪。
其高岂无盖,不设簋簠制。
其下岂无舟,不著鸡鸟丽。
任真肆穫落,肯慕金玉贵。
儿童诮敦朴,妇女惊丑异。
岂若轻薄子,形容混兹世。
矜愚以相高,饰貌以自喜。
淳风陷衰薄,古道丧简易。
自非窊樽民,慎勿同一醉。
吾爱谢宣城,适意安独往。
虽联凤池步,不废山泉赏。
吾慕应休琏,感事能属书。
颇婴下流谤,独占仁智居。
寥寥二贤后,忽忽千载馀。
若士不可追,此风或在予。
延石象众山,决泉泻交渠。
林壤使我欣,不知岁月徂。
薜萝分蔽亏,松竹相扶疏。
时时四方客,顾此亦踟蹰。
傥遇钟子期,知子情所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