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拜赵端斋墓有感而书》
《拜赵端斋墓有感而书》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流俗滔滔逐乱尘,典刑卓卓老宗臣。

山川在眼孤忠泪,风雨无家一梦身。

及奠生刍吾已晚,忍看宿草自成春。

方来世事谁能料,须认分兵护墓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àizhàoduānzhāiyǒugǎnérshū
sòng / chénzhù

liútāotāozhúluànchéndiǎnxíngzhuózhuólǎozōngchén

shānchuānzàiyǎnzhōnglèifēngjiāmèngshēn

diànshēngchúwǎnrěnkàn宿cǎochéngchūn

fāngláishìshìshuínéngliàorènfēnbīngrén

翻译
世俗纷扰如乱尘,德高望重的老臣坚守正道。
山河入目,忠诚之泪流淌,风雨飘摇中,如同无家可归的梦中之人。
为亡者献上初生的青草已是太迟,怎能忍受旧草丛生,春天来临。
未来世事难以预料,只愿有人守护这墓地。
注释
流俗:世俗的风气。
典刑:典范的法则,此处指高尚的品行。
孤忠:独自坚守的忠诚。
宿草:旧草,比喻亡者的墓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对赵端斋墓的凭吊之作,表达了对赵氏忠诚品德的敬仰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流俗滔滔逐乱尘"描绘了社会风气浮躁,人们追名逐利的现象,与赵端斋的高尚人格形成对比。"典刑卓卓老宗臣"赞美赵氏坚守正道,如同古代的典范忠臣。

"山川在眼孤忠泪"写诗人面对山水,心中充满对赵端斋孤高的忠诚之泪,体现了他对故人的深深怀念。"风雨无家一梦身"进一步强化了赵氏生前的漂泊和艰辛,以及诗人自身的孤独感。

"及奠生刍吾已晚"表达了诗人未能及时表达哀思的遗憾,"忍看宿草自成春"则寓言时间无情,草木自长,暗示了赵端斋的离世和岁月的流逝。最后两句"方来世事谁能料,须认分兵护墓人"揭示出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赵墓守护者的期许,寓意着世事难测,唯有墓地的守护者能永恒纪念逝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描绘赵端斋的形象和诗人自己的感受,展现了对忠诚与历史沉淀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江彦明来访·其一

一自逃空谷,健忘见似人。

月来为上客,松长是高邻。

已信贫非病,慵将懒是真。

喜君能脱略,杖屦莫辞频。

(0)

晏起

老夫常晏起,饭后始梳头。

懒慢从人笑,清閒得自由。

美蔬聊当肉,大布可为裘。

邻叟时相问,农谈酒数瓯。

(0)

题罗宗瑞法师祷雨感应卷

南州大旱禾黍枯,赤日照地如红炉。

老龙卧稳鞭不动,无乃上帝封江湖。

道人早岁曾学道,能以精诚事祈祷。

绿章奏罢起风雷,三日为霖救枯槁。

吁嗟妙道不可言,安得共究玄中玄。

君不闻武当昔有张洞渊,道成掷笔还升天。

(0)

岁暮山中夜坐

冉冉岁将暮,沉沉夜初永。

木落风生寒,窗虚月流影。

四邻寂无諠,独坐山斋静。

孤灯照残书,妙道得深省。

(0)

寄兴平税使何维翰

自古有离别,余今独伤悲。

关河数千里,辗转劳梦思。

时序倏以迁,容鬓日以衰。

萧萧朔风寒,杳杳孤鸿飞。

欲往良独艰,相见讵有期。

商歌意无限,零泪忽沾衣。

(0)

外甥吴缉字克熙洪武十二年二月客死于景陵时年二十八余哭之恸赋此以志余哀

人生天壤间,脩短难一致。

吾甥昔四人,今焉只存二。

缉也颇聪明,风骨亦殊异。

总角事诗书,英年总材艺。

山林厌拘束,湖海多意气。

辞亲远服贾,霜雪逼残岁。

昆弟争挽留,同侣复牵制。

别去一月馀,还附手书至。

悲风忽重来,闻作景陵鬼。

景陵在何方,西北数千里。

黯黯荆山云,茫茫汉江水。

白骨埋黄沙,荒阡复谁祭。

吁嗟乎苍天,夺汝竟何意。

恶草常蔓延,幽兰易凋悴。

我思平生情,悽怆裂肝肺。

亲老子尚孩,相看祗垂泪。

汝父客岭南,归骨已无计。

汝复没他乡,不鉴覆辙弊。

作诗招汝魂,仍以戒后世。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