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蚕麦》
《蚕麦》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春寒风雨淫,蚕麦止半熟。

耕桑未尝亲,有获敢求足。

邻田老翁妪,囊空庾无粟。

机张久乏纬,食晏惟薄粥。

熟耕种未下,屡祷云不族。

私忧止寒饿,王事念鞭扑。

为农良未易,为吏畏简牍。

闭门差似可,忍饥有馀福。

(0)
翻译
春天寒冷多风雨,蚕麦只长到一半熟。
从未亲自耕织过,丰收也不敢奢望充足。
邻居田里的老夫妇,口袋空瘪粮仓无谷物。
织布机长久缺乏经线,他们的饭食只有稀薄的粥。
田地已熟却未播种,多次祈祷天公仍不回应。
个人忧虑的是饥饿和寒冷,但还要挂念官府的责罚。
做农民实在不易,做官又畏惧文书繁杂。
闭门不出勉强可以,忍受饥饿尚有余福可言。
注释
淫:过多, 持续不断。
止半熟:只有一半成熟。
耕桑:耕田养蚕。
有获:有所收获。
囊空:口袋空空。
庾无粟:仓库无粮。
机张:织布机张开。
纬:织布的横线。
食晏:晚餐, 饭食简单。
屡祷:多次祈求。
王事:官府事务。
鞭扑:官府的惩罚。
简牍:文书, 文件。
闭门:居家不出。
忍饥:忍受饥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寒风细雨中农民的艰辛生活。诗人苏辙通过"蚕麦止半熟"表达了农事因天气影响而收成不足的情况。他感慨农民们从未亲自耕种桑麻,即使收获微薄也不敢期望充足。邻居的老翁老妪贫困至极,粮食匮乏,只能以稀薄的粥度日。他们祈求丰收但天公不作美,诗人既担忧他们的饥寒,又忧虑官府的苛政。他认为农民的生活艰难,为官者则要面对繁重的文书工作。诗人认为,比起外出劳作,闭门不出虽然无奈,但至少可以避免饥饿,也算是一种福分。整首诗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官场压力的感慨。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参政大资毗陵张公挽诗十首·其八

绿野裴公趣,东山谢傅心。

林泉幽梦断,花柳旧溪深。

瀹茗风生腋,飞觞月满襟。

向来亲几杖,犹想听高吟。

(0)

清平乐·其四

团栾小树。天与香无数。薄艳不禁风日苦。

剩著红油遮护。移栽未到江南。香山鼻观先参。

勾引老情偏醉,锦薰笼暖春酣。

(0)

感事

书剑悠悠屡变迁,老谙多故始知天。

汗青每愧抛长日,发白无由逐少年。

暮雨暗消江岸柳,晓霜初透野池莲。

此心悬解何须语,人问惟应一指禅。

(0)

施潭

归程风强阻,春色有如无。

上水千帆健,中流一碇孤。

雨冲寻屋燕,云背立樯乌。

尽说明朝顺,江行旧有图。

(0)

南楼怀古五首·其二

事久销沉只等闲,好将深意递相参。

舳舻宵遁谁思忖,裙屐春游自笑谈。

西日瘴回迷汉沔,北风波逆上江潭。

隔城方唱招魂引,一拍殷勤至再三。

(0)

南楼怀古五首·其三

茫茫迂曲度平川,何处孤村近水边。

烟护刘琮残壁垒,雨沉黄祖旧楼船。

寒沙细拥菰芦地,破陇斜耕苜蓿田。

见说去年秋潦后,更无茅屋起炊烟。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