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陈使君,燃藜向天禄。
避世甘陆沉,一挥乃出牧。
政成领郡最风流,不减昔时陈太丘。
拂衣一日轻轩冕,招隐山中丛桂秋。
归来图书悬四壁,酌酒赋诗堪自适。
社同五柳陶先生,卧有平泉宰相石。
八十今年寿域开,释氏麒麟天上来。
幔亭似宴曾孙处,芝兰玉树长阶苔。
况复碧桃三熟时,亲随阿母宴瑶池。
酒罢群仙归紫府,壁间尽是留题诗。
君不见五色凤毛产丹穴,渥洼千里啼汗血。
又不见泰山之巅偃盖松,上摩苍天下凌雪。
君家振振多麟趾,千秋万祀皆如此。
美哉陈使君,燃藜向天禄。
避世甘陆沉,一挥乃出牧。
政成领郡最风流,不减昔时陈太丘。
拂衣一日轻轩冕,招隐山中丛桂秋。
归来图书悬四壁,酌酒赋诗堪自适。
社同五柳陶先生,卧有平泉宰相石。
八十今年寿域开,释氏麒麟天上来。
幔亭似宴曾孙处,芝兰玉树长阶苔。
况复碧桃三熟时,亲随阿母宴瑶池。
酒罢群仙归紫府,壁间尽是留题诗。
君不见五色凤毛产丹穴,渥洼千里啼汗血。
又不见泰山之巅偃盖松,上摩苍天下凌雪。
君家振振多麟趾,千秋万祀皆如此。
这首诗赞美了陈使君的高尚品德与非凡成就。诗中以“美哉陈使君”开头,表达了对陈使君的敬仰之情。接着描述了陈使君从避世到出任地方官,政绩卓著,生活风流,展现了他的人生智慧和超脱世俗的气度。
“拂衣一日轻轩冕”,形象地描绘了陈使君卸下官职,回归自然的情景。“招隐山中丛桂秋”,则进一步渲染了他隐居山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诗中还提到陈使君家中图书满壁,饮酒赋诗,自得其乐,与陶渊明、王维等古代文人相提并论,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高雅情趣。
“社同五柳陶先生,卧有平泉宰相石”,通过类比,赞扬了陈使君与古代文人志趣相投,生活简朴而富有诗意。诗中还提到陈使君年届八十,依然精神矍铄,寿比南山,与佛家的长寿观念相呼应。
最后,诗人以“君家振振多麟趾,千秋万祀皆如此”结尾,预示着陈使君家族将延续繁荣昌盛,子孙后代也将继承他的美德与成就,表达了对陈使君及其家族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陈使君生平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成就,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后人的期许。
白猿如老人,倒骑三足龟。
结洞王屋山,虹梁雾为扉。
密林纷素葩,彻夜光琉璃。
虽无青鸾鸣,玉音静相霏。
或即方回子,服朮面有辉。
供职西那国,师事赵升期。
偶然阅尘劫,换形世间栖。
枯槁木石容,苶然遭疑嗤。
贪生守烦障,平旦皆昏蒙。
眢井千丈深,绠短谁测穷?
昆崙岂真西,扶桑未为东。
须知羲娥家,不在乾坤中。
至人体群物,在有罔不容。
多浊而少清,安能协之同?
汝为石中玉,吾以砺相攻。
宝此龙篆书,待籍灵霄宫。
灵霄上无上,万瑟锵神风。
自然还无名,湛寂玄元宗。
块然体难变,五岳苦顽聋。
眇想求引援,仅受秦皇封。
吾行须万年,还视尔颜童。
荒山人稀独路小,重云欲塞劲风扫。
脚跟败叶枯警秋,眉底微岚清揭晓。
谁知天色当暮时,疾鸟过天无一迟。
不深涧曲已如墨,最上峰头略有晖。
鸟尽天冥远钟响,我以孤心收万象。
暗疑海气束波涛,低见星河压草莽。
醉僧携烛岩缺行,顾我而笑还相惊。
世间万事那可道,风雨空山有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