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君万里寄瑶章,苜蓿斋头逸兴长。
经术久推秦博士,除书曾擅汉循良。
诗裁楚泽兰芳句,隐似淮南桂树傍。
纵使折腰贫更苦,胜从渔父咏沧浪。
劳君万里寄瑶章,苜蓿斋头逸兴长。
经术久推秦博士,除书曾擅汉循良。
诗裁楚泽兰芳句,隐似淮南桂树傍。
纵使折腰贫更苦,胜从渔父咏沧浪。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必元对友人傅逊之的回赠之作,通过“答”字表明了其回应之意。诗中充满了对友人深情厚谊的表达和对自身志趣的抒发。
首联“劳君万里寄瑶章,苜蓿斋头逸兴长”,开篇即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感激之情,称其寄来的诗作如同珍贵的瑶器,虽身处简陋的苜蓿斋中,却因友人的诗而感到精神上的愉悦与超脱。
颔联“经术久推秦博士,除书曾擅汉循良”,这里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秦博士和汉代的循良官员,表达了对古代学者和官吏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学识和为官之道。
颈联“诗裁楚泽兰芳句,隐似淮南桂树傍”,进一步以自然景物比喻,将友人的诗比作楚地泽畔的兰花之句,清新高雅;同时,也暗喻自己的生活如同淮南桂树旁,虽处幽静之地,但内心充满芬芳与生机。
尾联“纵使折腰贫更苦,胜从渔父咏沧浪”,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态度,即使贫穷如折腰之苦,也宁愿像渔父一样,吟唱着《沧浪》之歌,享受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既是对友人寄语的回应,也是对自己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个人志趣的坚持,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风骨与情怀。
天新雨,道少人,长安市上不动尘。
博士大夫洗沐出,往往医卜求隐沦。
吴门姚君一棐几,药囊亦傍长安市。
孝廉素如是名父,我交二世及其子。
衣冠俨雅儒起家,梦持禾穗徵于此。
姚君昔遇长桑君,倏忽不见非世群。
饮以上池日视疾,齐赵周雒名蚤闻。
禁方至今尚自秘,借交持论徒缤纷。
君不见青牛先生察鸟情,上洛居士善风角。
姚君藏真异二子,我识越人为扁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