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电急。又过书云日。旧是天津花下客。
老对山青水碧。而今转惜年华。迟阳为缓西斜。
试问东君音信,晓寒犹压梅花。
流光电急。又过书云日。旧是天津花下客。
老对山青水碧。而今转惜年华。迟阳为缓西斜。
试问东君音信,晓寒犹压梅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对时光易逝和年华老去的感慨。
"流光电急。又过书云日。旧是天津花下客。" 这四句描绘了一种急促的时间流逝感,似乎光阴如箭,日月如梭,诗人昔日在天津(即今天津市)赏花之地,如今却只能在书云中追忆。
"老对山青水碧。" 这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沉思感慨,虽岁月匆匆,但山青水碧依旧,让人不禁对比自己的衰老与大自然的永恒。
"而今转惜年华。迟阳为缓西斜。" 这两句则是诗人的直接抒发,他开始珍惜流逝的岁月,希望太阳能慢些下山,让时间过得不那么快。
"试问东君音信,晓寒犹压梅花。" 最后两句通过对“东君”(即东风)的询问,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尽管春天还未完全到来,梅花却仍被晓寒所笼罩,生机虽在但尚需等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生命易逝以及自然永恒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
霜林老鸦闲无用,畦东拾麦畦西种。
畦西种得青猗猗,畦东已作牛尾稀。
明年麦熟芒攒槊,农夫未食鸦先啄。
徐行俯仰若自矜,鼓翅跳踉上牛角。
忆昔舜耕历山鸟为耘,如今老鸦种麦更辛勤。
农夫罗拜鸦飞起,劝农使者来行水。
霜筠细破为双掩,中有长鱼如卧剑。
紫荇穿腮气惨悽,红鳞照座光磨闪。
携来虽远鬣尚动,烹不待熟指先染。
坐客相看为解颜,香粳饱送如填堑。
早岁尝为荆渚客,黄鱼屡食沙头店。
滨江易采不复珍,盈尺辄弃无乃僭。
自从西征复何有,欲致南烹嗟久欠。
游倏琐细空自腥,乱骨纵横动遭砭。
故人远馈何以报,客俎久空惊忽赡。
东道无辞信使频,西邻幸有庖齑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