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乐府古题序.古筑城曲五解·其三》
《乐府古题序.古筑城曲五解·其三》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有]韵

丁口传父言,莫问城坚不。

平城被虏围,汉斸城墙走。

(0)
注释
丁口:指百姓,丁口指的是人口中的成年男子和儿童,泛指家庭成员。
传:流传,传播。
父言:父亲的话,这里可能指代长辈或传统智慧。
莫问:不要问,不必去探究。
平城:地名,这里特指古代的一个城市。
被虏围:被敌人包围,虏通常指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
汉:指汉朝军队。
斸:挖掘,这里是动词,表示挖开。
城墙走:从城墙挖开的地方逃跑。
翻译
百姓口中流传着父亲的话,不要问城市是否坚固。
平城遭受敌军包围,汉军挖开城墙逃走。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古筑城曲五解(其三)》,收录在乐府古题序中。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争中的生离死别和城池被围攻的情景,反映了当时战乱频仍、人民苦难的历史背景。

第一句“丁口传父言,莫问城坚不”,通过“丁口”这个特定的人名或地名,传达了一位父亲的遗言,不要去询问城池是否坚固。这句话表面上是对城防安全的担忧,但深层次则透露出战争中人们对安全与生存的渴望和无奈。

第二句“平城被虏围,汉斸城墙走”,描绘了一个具体的情景:平城(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名)被敌人包围,而汉人的士兵则是从城墙上逃离。这句话直接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在面对灾难时的无助。这里的“虏”通常指的是北方的少数民族或外族,常与中原王朝有冲突。

这两句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发的人间惨剧。在艺术表现上,它们采用了典型的乐府体裁,对比手法和对仗工整,使得情感表达十分深刻。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叹息行

官驱群囚入市门,妻子恸哭白日昏。

市人相与说囚事,破家劫钱何处村。

朝廷法令亦宽大,汝罪当死谁云冤。

路傍年少叹息汝,贞观元元之子孙。

(0)

寄张谔招张安国金陵法曹

我老愿为臧丈人,君今少壮岂长贫。

好须自致青冥上,可且相从寂寞滨。

深谷黄鹂娇引子,曲埼翠碧巧藏身。

寻幽触静还成兴,何必区区九陌尘。

(0)

寄吴正仲却蒙马行之都官梅圣俞太博和寄依韵酬之

山水玄晖去后空,骚人还向此间穷。

小诗聊与论孤愤,大句安知辱两雄。

秦甲久愁荆剑利,赵兵今窘汉旗红。

背城不敢收馀烬,马首翩翩只欲东。

(0)

致仕邵少卿挽辞二首·其一

谢朓城中守,梁鸿墓下归。

素车驰吉路,丹旐卷寒辉。

抚几虚容在,瞻图实貌非。

无因置一酹,空此叹长违。

(0)

重游草堂·其三

野寺真兰若,山僧老病多。

疏钟挟谷响,悲梵入樵歌。

水映茅篁竹,云埋茑女萝。

拂尘书所见,因得拟阴何。

(0)

题八功德水

欲寻阿练若,曳屐出东冈。

涧谷芳菲少,春风著野桑。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