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驱群囚入市门,妻子恸哭白日昏。
市人相与说囚事,破家劫钱何处村。
朝廷法令亦宽大,汝罪当死谁云冤。
路傍年少叹息汝,贞观元元之子孙。
官驱群囚入市门,妻子恸哭白日昏。
市人相与说囚事,破家劫钱何处村。
朝廷法令亦宽大,汝罪当死谁云冤。
路傍年少叹息汝,贞观元元之子孙。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官府执行法律的场景,群囚被驱赶入市门,妻子们悲痛欲绝,围观的市民们议论着囚犯的往事和家破人亡的遭遇。诗中透露出朝廷法令虽然宽大,但对于犯罪者依旧严惩不贷。诗尾提到路边年轻人对囚犯的命运表示同情,并借古代贞观之治来反衬当前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王安石作为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其作品常带有深刻的社会批评和个人情感。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囚犯及其家庭悲惨遭遇的描写,以及旁观者对朝廷法律宽严程度的议论,王安石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同情弱者的情怀。同时,贞观元年之子孙一句,显示出诗人对于历史上理想化治世的向往,也是对当前政治失意的一种无奈表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生动的场景刻画和深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