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和刁经臣读李卫公平泉山居诗碑有感》
《依韵和刁经臣读李卫公平泉山居诗碑有感》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当时植珍木,岂是昧前规。

废宅长春草,故山存旧碑。

已嗟良璧毁,安识古松姿。

叔子每怀慕,此心空自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diāojīngchénwèigōngpíngquánshānshībēiyǒugǎn
sòng / méiyáochén

dāngshízhízhēnshìmèiqiánguī

fèizháichángchūncǎoshāncúnjiùbēi

jiēliánghuǐānshísōng姿

shūměi怀huáixīnkōngzhī

注释
当时:当初。
植:种植。
珍木:珍贵的树木。
昧:违背。
前规:先例。
废宅:废弃的住宅。
长春草:长满的春草。
故山:故乡的山。
存:保存。
旧碑:古老的石碑。
良璧:好玉。
毁:毁坏。
识:识别。
古松姿:古松的风貌。
叔子:指代某人(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
怀慕:怀念向往。
此心:这份情感。
空自知:只有自己知道。
翻译
当初种植珍贵树木,怎能说是违背了先例。
废弃的住宅长满了春草,故乡的山上还保存着古老的石碑。
已经感叹好玉被毁坏,哪里还能认识古松的风貌。
叔子常常怀念向往,这份情感只有自己知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标题为《依韵和刁经臣读李卫公平泉山居诗碑有感》。诗中,诗人通过对李卫平山居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先贤品格的追思。

首句“当时植珍木”暗示了昔日山居主人对环境的精心营造,珍视自然与艺术的结合。次句“岂是昧前规”则表明,这种做法并非盲目,而是遵循了前人的智慧和传统。

“废宅长春草”描绘了山居废弃后,自然生命力的顽强,春草茂盛,显示出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故山存旧碑”则聚焦于留存的古碑,象征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痕迹。

“已嗟良璧毁”表达了对珍贵文物或人才遭损的惋惜,而“安识古松姿”则进一步强调了对那些未被发掘的高尚品质的想象和怀念。

最后两句“叔子每怀慕,此心空自知”,以“叔子”代指李卫平,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深敬仰和自己的内心共鸣,这种情感只有诗人自己能体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寓言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人杰的缅怀之情。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苏州十咏·其四虎丘山

昔见虎耽耽,今为佛子岩。

云寒不出寺,剑静未离潭。

幽步萝垂径,高禅雪闭庵。

吴都十万户,烟瓦亘西南。

(0)

瑞鹧鸪

楚王台上一神仙,眼色相看意已传。

见了又休还似梦,坐来虽近远如天。

陇禽有恨犹能说,江月无情也解圆。

更被春风送惆怅,落花飞絮两翩翩。

(0)

答子履学士见寄

颍亳相望乐未央,吾州仍得治仙乡。

梦回枕上黄粱熟,身在壶中白日长。

每恨老年才已尽,怕逢诗敌力难当。

知君欲别西湖去,乞我桥南菡萏香。

(0)

赵清献勤洁帖赞

为御史而称其铁面,宜笔力之健。

尹成都而琴鹤以行,宜字体之清。

书法何出,心即其物,可以比魏公之笏。

(0)

桂堂秋夜

荧荧灯火临书卷,续续蛙声入桂林。

背后曲肱眠小子,床头酌酒服玄参。

(0)

二月十五日酴醾洞醉中

木香架下春未饶,累累丛蕤方弄娇。

含香不吐有时发,只须十日晴光牢。

满腔酝藉固有在,花心雅欲投金焦。

逐时消遣老者事,颇与酒兴无花妖。

不妨掇缬细咀嚼,与知味者相招邀。

而况逢迎骨肉亲,酒无清浊和粕浇。

百年此乐能几日,今日何日是花朝。

谁知醉无以将还自愧,终不如独醒君子赋离骚。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