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苏州十咏·其四虎丘山》
《苏州十咏·其四虎丘山》全文
宋 / 范仲淹   形式: 五言律诗

昔见虎耽耽,今为佛子岩。

云寒不出寺,剑静未离潭。

幽步萝垂径,高禅雪闭庵。

吴都十万户,烟瓦亘西南。

(0)
翻译
从前我见过凶猛的老虎,如今这里变成了佛子岩。
云雾寒冷,不离开寺庙,宝剑静默,未离开深潭。
在幽深的小径上,藤萝低垂,高高的禅房被雪封锁。
繁华的吴都曾有十万户人家,烟火缭绕,一直延伸到西南方向。
注释
昔:从前。
见:看见。
虎耽耽:形容老虎凶猛的样子。
佛子岩:指佛教修行者居住的地方。
云寒:云雾寒冷。
不出寺:不离开寺庙。
剑静:宝剑静止。
未离潭:未离开潭水。
幽步:幽静的步伐。
萝垂径:藤萝覆盖的小径。
高禅:高处的禅房。
雪闭庵:被雪封闭的庵堂。
吴都:古代中国吴郡的都城,这里指代苏州。
十万户:形容人口众多。
烟瓦:炊烟和屋瓦。
亘西南:横跨西南方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苏州十咏》系列中的第四首,描绘了虎丘山的风貌。诗人以昔时猛虎的形象与今日的佛子岩相对照,展现出历史变迁和佛教文化的融入。"云寒不出寺"暗示了山中寺庙的清幽宁静,"剑静未离潭"则寓言了虎丘的历史沉淀,如剑一般深藏不露。"幽步萝垂径,高禅雪闭庵"描绘了山间小径藤萝低垂,禅院被积雪封闭的寂静景象。最后两句"吴都十万户,烟瓦亘西南"则从近处的虎丘山扩展到远处的苏州城,繁华与静谧形成对比,展现了苏州城的宏大与山景的秀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体现了范仲淹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范仲淹

范仲淹
朝代:宋   字:希文   生辰:989-1052年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猜你喜欢

记万载风俗三绝

官酤米为{左麦右匊},釀出成红酒。
里社醉丰年,便是宣城酎。

(0)

哭郓州孔给事

出入多年侍紫宸,封章频上触龙鳞。
杼投几见疑慈母,槛折终闻记直臣。
阙里忽惊歌曳杖,洛阳那复见埋轮。
师门一恸盈襟泪,痛为明时惜正人。

(0)

寄献阙下一二知已

公道当朝绝比伦,因冯暖笔变孤根。
才冲霰雪游梁苑,便逐风雷化禹门。
南郡已甘抛绛帐,东州何幸佐朱旛。
心怀象魏身江海,两地悠悠欲断魂。

(0)

景臣同年郏兄作亭於公居之池予登而名之曰梦

新构俯涟漪,名标谢客诗。
窗明溪雨过,槛静竹风吹。
贺厦应容燕,巢莲亦许龟。
何人倦漂泊,此地好追随。
兀兀乘篮舆,厌厌倒接离。
秋芳正堪赏,樽酒莫过时。

(0)

明水镇水陆祥院

谁卜精蓝若画屏,四边山色与泉声。
野僧惯见心应乐,俗客偷来骨亦清。
晚吹乍回香篆破,晓云才散蜡灯明。
吏人莫怪徘徊久,自得闲情减宦情。

(0)

监丞萧君见贻嘉句仍惠芳醪强率鄙词辄继高韵

迟日和风婉娩春,感时情思浩无津。
烦君远寄中山酒,顾我方为洛社人。
濡笔便思题素扇,当尊难借叶芳茵。
已钦才妙兼怀惠,想遇文场愿捧轮。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