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姿欲舞。见棱棱几叶,空际微吐。
半枕游仙,飞作轻云,不怕满城风雨。
琉璃屏上秋多少,也澹到、痕无描处。
记昨宵、洒背新霜,翠袖灯剪窗户。
尚有篱根浅醉,攲斜簪帽底,曾费回顾。
笑问尊前,人瘦如花,花瘦可怜如许。
东西活脱残枝畔,合赚得、閒情词赋。
待醒来、重觅横陈,低捲小帘寒曙。
幽姿欲舞。见棱棱几叶,空际微吐。
半枕游仙,飞作轻云,不怕满城风雨。
琉璃屏上秋多少,也澹到、痕无描处。
记昨宵、洒背新霜,翠袖灯剪窗户。
尚有篱根浅醉,攲斜簪帽底,曾费回顾。
笑问尊前,人瘦如花,花瘦可怜如许。
东西活脱残枝畔,合赚得、閒情词赋。
待醒来、重觅横陈,低捲小帘寒曙。
此诗以细腻笔触描绘了菊花在晨光中静谧而优雅的姿态。诗人通过“幽姿欲舞”四字,赋予了菊花一种灵动之美,仿佛它正准备翩翩起舞,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接着,“见棱棱几叶,空际微吐”,描绘了菊花初绽时的清新与神秘,如同几片棱角分明的叶片,在空中轻轻吐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半枕游仙,飞作轻云,不怕满城风雨。”这一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将菊花比作游仙,又比作轻盈的云朵,即便是在风雨交加的天气里,它也不畏惧,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接下来,“琉璃屏上秋多少,也澹到、痕无描处。”这里以“琉璃屏”比喻菊花所处的环境,强调了秋天的美丽与寂静,菊花的存在似乎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难以言喻其美。
“记昨宵、洒背新霜,翠袖灯剪窗户。”这一段回忆了菊花在新霜覆盖的夜晚,如同翠袖般轻柔地映照在窗户上的景象,充满了诗意与浪漫。接下来,“尚有篱根浅醉,攲斜簪帽底,曾费回顾。”这里描述了菊花在篱笆边浅醉的情景,仿佛它在不经意间倚靠在帽子上,让人不禁回想起与之相遇的瞬间。
“笑问尊前,人瘦如花,花瘦可怜如许。”这一句将人与花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菊花瘦弱却依然美丽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最后,“东西活脱残枝畔,合赚得、闲情词赋。”这句话点明了菊花不仅存在于现实之中,更激发了人们创作的灵感,成为了文学作品中的常客。
“待醒来、重觅横陈,低捲小帘寒曙。”这一段以期待和想象结束,暗示着即使在寒冷的清晨,人们也会因为对菊花的喜爱而重新寻找它的身影,表达了对菊花持久魅力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永恒追求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感与精神内涵,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美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