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疏影.菊影和祓江》
《疏影.菊影和祓江》全文
清 / 厉鹗   形式: 词  词牌: 疏影

幽姿欲舞。见棱棱几叶,空际微吐。

半枕游仙,飞作轻云,不怕满城风雨。

琉璃屏上秋多少,也澹到、痕无描处。

记昨宵、洒背新霜,翠袖灯剪窗户。

尚有篱根浅醉,攲斜簪帽底,曾费回顾。

笑问尊前,人瘦如花,花瘦可怜如许。

东西活脱残枝畔,合赚得、閒情词赋。

待醒来、重觅横陈,低捲小帘寒曙。

(0)
鉴赏

此诗以细腻笔触描绘了菊花在晨光中静谧而优雅的姿态。诗人通过“幽姿欲舞”四字,赋予了菊花一种灵动之美,仿佛它正准备翩翩起舞,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接着,“见棱棱几叶,空际微吐”,描绘了菊花初绽时的清新与神秘,如同几片棱角分明的叶片,在空中轻轻吐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半枕游仙,飞作轻云,不怕满城风雨。”这一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将菊花比作游仙,又比作轻盈的云朵,即便是在风雨交加的天气里,它也不畏惧,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接下来,“琉璃屏上秋多少,也澹到、痕无描处。”这里以“琉璃屏”比喻菊花所处的环境,强调了秋天的美丽与寂静,菊花的存在似乎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难以言喻其美。

“记昨宵、洒背新霜,翠袖灯剪窗户。”这一段回忆了菊花在新霜覆盖的夜晚,如同翠袖般轻柔地映照在窗户上的景象,充满了诗意与浪漫。接下来,“尚有篱根浅醉,攲斜簪帽底,曾费回顾。”这里描述了菊花在篱笆边浅醉的情景,仿佛它在不经意间倚靠在帽子上,让人不禁回想起与之相遇的瞬间。

“笑问尊前,人瘦如花,花瘦可怜如许。”这一句将人与花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菊花瘦弱却依然美丽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最后,“东西活脱残枝畔,合赚得、闲情词赋。”这句话点明了菊花不仅存在于现实之中,更激发了人们创作的灵感,成为了文学作品中的常客。

“待醒来、重觅横陈,低捲小帘寒曙。”这一段以期待和想象结束,暗示着即使在寒冷的清晨,人们也会因为对菊花的喜爱而重新寻找它的身影,表达了对菊花持久魅力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永恒追求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感与精神内涵,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美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
朝代:清   字:太鸿   号:樊榭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692-1752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
猜你喜欢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其四

小儿喜学书,满纸如涂鸦。

老妇寒不绩,当户理琵琶。

樽中有神物,快泻如流霞。

三杯任兀兀,冻脸生春华。

(0)

九月末大风一夕遂安置火炉有感二首·其二

风声一夜下林端,遽作霜天十月寒。

三伏炎蒸不可过,北风栗烈亦何难。

人情何待常从缓,天令难移古不刊。

幸有布裘毡履在,雪深高卧更安闲。

(0)

题洪泽亭

三年淮海飘萍客,今日亭边再舣舟。

人似垂杨随日老,事如流水几时休。

閒于万事常难得,仕以为生最拙谋。

此世定知犹几至,遑遑奔走欲何求。

(0)

潘鲠奉议挽词

廉退辞荣早,清贫卜吉迟。

买山新兆域,从窆旧书诗。

松菊留三径,箪瓢遗两儿。

升堂旧宾客,执绋涕交颐。

(0)

腊日四首·其二

腊云寒不动,残岁转萧条。

雪意千山静,天形一雁高。

冰留檐旧滴,红到杏新梢。

寂寞群儿笑,因文更解嘲。

(0)

望女几雪

万戟高攒女几晴,卷帘初见雪峥嵘。

光迎晓日峰千叠,气入阴风夜五更。

晴色北临秦甸白,寒威东抱洛阳清。

坐看沟壑承馀泽,付与春田次第耕。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