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钗、宝玉凋零。惨然怅,娇魂怨,饮泣吞声。
还被凌波呼唤,相将金谷同游,想见逢迎处,揶揄羞面,妆脸泪盈盈。
醉眠人、醒来晨起,血凝螓首,但惊喧,白邻里、骇我卒难明。
思败幽囚推究,覆盆无计哀鸣。
丹笔终诬服,圜门驱拥,衔冤垂首欲临刑。
凤凰钗、宝玉凋零。惨然怅,娇魂怨,饮泣吞声。
还被凌波呼唤,相将金谷同游,想见逢迎处,揶揄羞面,妆脸泪盈盈。
醉眠人、醒来晨起,血凝螓首,但惊喧,白邻里、骇我卒难明。
思败幽囚推究,覆盆无计哀鸣。
丹笔终诬服,圜门驱拥,衔冤垂首欲临刑。
这首词以"凤凰钗、宝玉凋零"开篇,描绘了一幅凄凉景象,暗示主人公的不幸遭遇。接下来的"惨然怅,娇魂怨,饮泣吞声"表达了人物内心的悲痛和无奈,仿佛能看到她含泪的娇容。"凌波呼唤"与"金谷同游"的回忆,揭示了昔日的美好时光与今日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而"揶揄羞面"则揭示了她遭受的羞辱。
"醉眠人、醒来晨起"转至现实,血迹斑斑的场景令人震惊,"邻里喧哗"更显孤立无援。"思败幽囚推究"描述了她被冤屈的困境,"覆盆无计哀鸣"表达了无法申冤的绝望。最后,"丹笔终诬服"象征着无辜被定罪,"衔冤垂首欲临刑"则刻画出她即将面对死亡的悲惨画面。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从繁华到落魄,从希望到绝望的心路历程,以及社会不公带来的深深痛苦。曾布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冤屈者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紫葚狼籍桑林下,石榴一枝红可把。
江村夏浅暑犹薄,农事方兴人满野。
连云麦熟新食麨,小裹荷香初卖鲊。
蘋洲蓬艇疾如鸟,沙路芒鞋健如马。
君看早朝尘扑面,岂胜春耕泥没踝。
为农世世乐有馀,寄语儿曹勿轻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