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黯淡树高低,知有人家在水西。
翠竹绕门斜带郭,绿杨匝径暗通溪。
乾坤不碍閒中乐,风月全归醉后题。
烧笋烹鱼堪大嚼,一尊时复待君携。
秋山黯淡树高低,知有人家在水西。
翠竹绕门斜带郭,绿杨匝径暗通溪。
乾坤不碍閒中乐,风月全归醉后题。
烧笋烹鱼堪大嚼,一尊时复待君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秋日山水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山的黯淡与树木的高低错落,暗示着深秋的静谧与深远。接着,诗人点明有一户人家位于水西,翠竹环绕门户,斜倚城郭,绿杨环绕小径,直至溪边,营造出一种自然与居所和谐共存的意境。
进一步,诗人通过“乾坤不碍闲中乐,风月全归醉后题”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自在与满足,以及在自然风光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最后,“烧笋烹鱼堪大嚼,一尊时复待君携”则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乐趣,无论是烧煮竹笋和烹制鱼类,还是与友人共享美酒佳肴,都充满了生活的温馨与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生活场景的生动展现,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与朋友共享美好时光的喜悦之情。
一缕柔丝漾。被东风、烟拖雨曳,锁成万丈。
转绿回黄匀染就,垂遍三春陌上。
更谱得、新翻花样。
线脚分明浮水面,只鸳鸯、绣出从人仿。
日色映,紫丝障。深闺莫倚楼头望。
记长条同心曾绾,几时重放。
金线年年辛苦压,只是这般情况。
渐散作、吴绵飘荡。
待得穿针时节近,早乱丝、憔悴添惆怅。
系不住,青春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