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五,梅雨炎蒸暑。
碓觜也生花,道芽知几许。
古佛与露柱交参,猫儿咬杀犯罪虎。
一二三四五,梅雨炎蒸暑。
碓觜也生花,道芽知几许。
古佛与露柱交参,猫儿咬杀犯罪虎。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一二三四五”这样的数字排列,营造出一种节奏感,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琐碎与连续性。接着,“梅雨炎蒸暑”一句,点明了季节与环境,梅雨季节的湿热与夏日的酷暑交织在一起,给人以强烈的感官体验。
“碓觜也生花”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寻常的景象赋予了不平凡的意义,暗示着即使是最不起眼的事物,也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而“道芽知几许”则引人深思,道出了对事物本质和内在价值的探索与追问。
后半部分“古佛与露柱交参,猫儿咬杀犯罪虎”,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古佛与露柱的对比,象征着精神与物质世界的交融;猫儿咬杀犯罪虎,则可能寓意着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或是对某种行为的批判与反思。整首诗通过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元素,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世间万象的洞察。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在语言上富有韵律美,更在内容上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深度,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传达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赠君长铗君当歌,每食无鱼叹委蛇。
一朝得见暴公子,櫑具欲与冠争峨。
岂比杜陵贫病叟,终日长镵随短蓑。
斩蛟刺虎老无力,带牛佩犊吏所诃。
故将换砚岂无意,恐君雕琢伤天和。
作诗反剑亦何谓,知君欲以诗相磨。
报章苦恨无好语,试向君砚求馀波。
诗成剑往砚应笑,那将屋漏供悬河。
日薄寒空,正泽国、一汀霜叶。
过万里、西风塞雁,数声哀咽。
耿耿有怀天可讯,悠悠此恨谁能说。
倚阑干、老泪落关山,平芜隔。提短剑,腰长铗。
昔壮志,今华发。有江湖征棹,水云深阔。
要斩鼪鼯埋九地,可怜乌兔驰双辙。
羡渠侬、健笔扫磨崖,文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