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薄寒空,正泽国、一汀霜叶。
过万里、西风塞雁,数声哀咽。
耿耿有怀天可讯,悠悠此恨谁能说。
倚阑干、老泪落关山,平芜隔。提短剑,腰长铗。
昔壮志,今华发。有江湖征棹,水云深阔。
要斩鼪鼯埋九地,可怜乌兔驰双辙。
羡渠侬、健笔扫磨崖,文章别。
日薄寒空,正泽国、一汀霜叶。
过万里、西风塞雁,数声哀咽。
耿耿有怀天可讯,悠悠此恨谁能说。
倚阑干、老泪落关山,平芜隔。提短剑,腰长铗。
昔壮志,今华发。有江湖征棹,水云深阔。
要斩鼪鼯埋九地,可怜乌兔驰双辙。
羡渠侬、健笔扫磨崖,文章别。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词人吴潜的《满江红·其十一》,其中融入了对故国的深情怀念和对友人的深厚友谊。全诗语言鲜明,意境辽阔,表现出词人胸中的壮志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日薄寒空”描绘了一幅初冬的萧瑟景象,天气渐冷,日光也变得淡薄。此时,“正泽国,一汀霜叶”则是对这寒冷景色中草木被霜覆盖的情形生动描述。接着“过万里,西风塞雁,数声哀咽”中的“万里”表达了词人对遥远故土的思念,而“西风塞雁”则是用来比喻边疆的消息难以到达,带有一丝哀伤之情。
中间几句“耿耿有怀天可讯,悠悠此恨谁能说。倚阑干、老泪落关山,平芜隔。”表达了词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忧愁,而“老泪”则透露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哀伤。
后半部分“提短剑,腰长铗。昔壮志,今华发。”中的“短剑”和“长铗”都是武士装束的象征,表明词人昔日的壮志如今已变为华发(可能是指头发花白),暗示了时光流逝与年华老去。
接着,“有江湖征棹,水云深阔。要斩鼪鼯埋九地,可怜乌兔驰双辙。”则描绘了一种宏大的山川景象和对远古英雄事迹的缅怀。“斩鼪鼯”是指斩杀怪兽,常用以比喻战胜强敌,而“可怜乌兔驰双辙”中,“乌兔”是一种快马,形容其速度之快,但这里却用来表达一种悲哀的情感。
末尾两句“羡渠侬、健笔扫磨崖,文章别。”则是对友人文学才华的赞美,认为友人的文笔犹如能扫荡一切障碍的强者,而其文章也与众不同。
总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