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碗冰蛆酒。银甲调筝手。甘州歌罢又伊州,骤。骤。
骤。南浦春归,小园花落,绿窗人瘦。蚱蜢瞿塘口。
载得相思否。午潮落尽暮潮生,咒。咒。咒。
南浦春回,小园花好,绿窗人寿。
玉碗冰蛆酒。银甲调筝手。甘州歌罢又伊州,骤。骤。
骤。南浦春归,小园花落,绿窗人瘦。蚱蜢瞿塘口。
载得相思否。午潮落尽暮潮生,咒。咒。咒。
南浦春回,小园花好,绿窗人寿。
这首《醉春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与情感的流转。开篇“玉碗冰蛆酒”,以“玉碗”和“冰蛆酒”营造出一种清凉、高雅的饮酒氛围,仿佛能感受到酒液在口中滑过时的凉爽与醇厚。接着“银甲调筝手”,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银色的指甲在筝上轻弹,发出悦耳的音乐,画面感十足。
“甘州歌罢又伊州,骤。骤。骤。”通过歌唱的场景转换,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与情感的起伏。甘州与伊州是古代的乐曲名,这里不仅指出了音乐的种类,也暗示了情感的变换,从一种情绪迅速过渡到另一种,节奏紧凑,富有动感。
“南浦春归,小园花落,绿窗人瘦。”这一句描绘了一幅春去秋来的画面,南浦象征着离别之地,春归意味着季节更替,小园花落则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易逝,绿窗人瘦则表达了人物因季节变化而产生的内心感受,既有对自然界的感慨,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蚱蜢瞿塘口。载得相思否。”蚱蜢是夏日常见的昆虫,瞿塘则是长江三峡之一,这里通过蚱蜢与瞿塘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归宿的意境,同时也借蚱蜢的跳跃引出相思之情,表达了一种深藏于心的思念。
“午潮落尽暮潮生,咒。咒。咒。”午潮落尽暮潮生,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循环,暗示着人生的起起伏伏。而“咒”字的反复使用,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也是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珍惜。
“南浦春回,小园花好,绿窗人寿。”春回大地,小园中花开得更加灿烂,绿窗下的人也因为春天的到来而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充满希望与美好的祝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情感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